心理学大师介绍 | 认识心理学家艾森克

陕西心因可测心理咨询室

认识一位心理学家

心理学期刊《普通心理学评论》对20世纪的心理学家的知名度进行评比,列出了其中最著名的前99位。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前二十位知名心理学家吧!

艾森克

艾森克(Hans J. Eysenck , 1916—1997),德裔英国人。父母都是演员,父亲长于喜剧表演,母亲是默片演员。年轻时由于不参加纳粹反党而移居英国。他是“人格与个体差异”杂志的主编,发表了50多本书籍和900多篇学术论文。他关于种族与智力关系的研究引起了强烈的争议和责备。1955年 – 1983年,艾森克担任精神病学院的心理学教授。他是现代人格科学理论的主要贡献者,并且在建立精神紊乱的行为治疗中扮演关键角色。 他主要从事人格、智力、行为遗传学和行为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他主张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待心理学,把人看作一个生物性和社会性的有机体。在人格问题研究中,艾森克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神经质、内倾性-外倾性以及精神质三维特征的理论。

人物经历

1916年3月4日,汉斯·艾森克出生于德国柏林。

2岁时,父母离婚,他由祖母抚养长大。

18岁时,由于拒绝加入纳粹组织而无法进入柏林大学就读,因此离开德国去国外求学。

他先到法国第戎大学(Dijon University)学习文学和历史。之后去伦敦大学,他本来打算学习物理和天文学,但是由于他没有经过必须的培训,因此他面临一个选择:要么花一年时间接受基础训练,要么选择另一个他未曾听闻的专业——心理学。最后他选择了心理学。

1935年,开始在伦敦大学师从 C.E.斯皮尔曼学习心理学。

1938年,他获文学学士学位。

1940年,获心理学博士学位。

1942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以心理学家的身份任职于磨坊山急救医院

1945年,任伦敦莫兹利医院专职心理学家

1947年,艾森克反对把人格定义抽象化,他在《人格的维度》一书中指出“人格是生命体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的模式的总和”

1950年后,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变态心理、临床心理

1955年,任伦敦大学心理学教授、伦敦大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并兼任莫兹利和贝思莱姆皇家医院的心理学专家。期间他承担了开创临床心理学的任务,由他领导的心理学系是第一个培养临床心理学家的机构,并用于发展行为治疗的方法

1997年,因脑肿瘤在伦敦去世。

主要理论

他反对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理论,不断地予以批判。同时以条件学习理论为基础,研究并提倡行为的心理疗法,提出了莫兹利人格检查(MPI)。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从特质理论出发,以因素分析方法和传统的实验心理学方法相结合长期研究人格问题,并把研究兴趣从特质转向维度,从而确立了自己的人格理论。

艾森克继承先前实验心理学家的工作,通过对由实验、问卷与观察所得到的大量的人的特质资料的因素分析,深入研究了人格维度。他认为研究人格特质有时可能会含混,只有研究人格维度才能清楚。

他们认为人格可以从两个直角维度来进行描写。按德国心理学家W.冯特的假设,一个维度是从情绪性强过渡到情绪性弱,另一个维度是从可变性过渡到不变性。艾森克则提出外-内倾、神经质、精神质、智力和守旧性-激进主义五个维度,但认为外-内倾、神经质和精神质是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

1.人格结构层次的假说

艾森克对大量的人的特质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独特的人格结构层次理论。他把人格结构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具体)反应四个水平。

最底层的特殊反应水平,是个体对一次实验性试验的反应或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最基本的“个别反应”(如最简单的一举一动),属误差因素,其上为习惯反应水平,例如重复实验或生活情境重新出现,一个人就会以相似的方式反应,属特殊因素。

特质水平,是由一个人的习惯反应所构成的个人的人格特质,属群因素。最上层的类型水平,是基于人格特质的相互关系而显示的类型(例如,由社会性、冲动性、活动性、活泼性、兴奋性等人格特质构成的外倾类型,由持续性、僵硬性、主观性、羞耻性、易感性等人格特质构成的内倾类型),属一般因素。

2.艾森克人格问卷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是用途较广的人格量表,它已被一些国家译出或修订。伦敦大学心理系和精神病研究所H.J.艾森克和S.B.G.艾森克设计的一种有关人格维度研究的测定方法。简称EPQ。

它是由早期若干人格量表发展而成的。1952年,制定的莫兹利医学问卷(MMQ)是最早的人格问卷。1959年,又制定了莫兹利人格调查表(MPI)。1964年,该量表又发展为艾森克人格调查表(EPI)。现在通用的EPQ是1975年制定的。

问卷内容

1.你是否有许多不同的业余爱好?

2.你是否在做任何事情以前都有要停下来仔细思考?

3.你的心境是否常有起伏?

4.你曾有过明知是别人的功劳而你去接受奖励的事吗?

5.你是否健谈?

6.欠债会使你不安吗?

7.你曾无缘无故觉得“真是难受”吗?

8.你曾经贪图过份外之物吗?

9.你是否在晚上小心翼翼地关好门窗?

10.你是否比较活跃?

.........

EPQ是一种自陈式人格问卷,有85个题目,含三个维度四个分量表,E量表:21个条目,主要测量外显或内隐倾向;N量表:24个条目,测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P量表:20个条目,测潜在的精神特质,或称倔强;L量表:20个条目,为效度量表,测受试者的掩饰或防卫。

(1) E量表:外向-内向,表示性格的内外倾向。

(2) N量表: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反映的是正常行为,并非指病症。

(3) P量表:精神质,也称倔强性,并非暗指精神病

(4)L量表:测定被试的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或者测定其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

评分方法EPQ问卷共有88个题目,每一题都对应着“是”或“否”两个备选答案,被试者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主试者根据《附录1》的计分题号,分别计算被试在各个分量表上的原始分数。值得注意的是,有的题目是被试者回答“是”时,计1分,有的题目是被试者回答“否”时,计1分,然后分别将各分量表的实得分数相加,就是被试在这个分量表上所得的原始分数。计算出各分量表的原始分数以后,可根据一定的转化规则将其转化为标准分数。余类推,可计算出被试在每个分量表上所得的原始分数及标准分数。

分析指标对测验结果的分析主要是依据标准分来进行的。标准分的平均分为50,标准差为10。根据统计学理论,标准分在40~60分之间大约包括68.46%的常模群体。标准分在30~70之间大约包括95.45%的常模群体。一般认为,如果某个被试的标准分大于60或小于40,就可认为该被试在某量表上具有高分或低分的特征,如果其标准分大于70或小于30,那么这些特征就更明显了。

经艾森克等人的因素分析计算,前 3 个量表代表人格结构的 3 种维度,它们是彼此独立的,L 则是效度量表,代表假托的人格特质,也表现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L 虽与其他量表有某些相关,但它本身却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由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用其所测得的结果可同时得到多种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印证,因此它亦是验证人格维度的理论根据。

艾森克的人格研究不像许多美国心理学家从事或偏重特质水平,而是集中于类型。他认为特质是观察到的个体的行为倾向的集合体,类型是观察到的特质的集合体。他把人格类型看作某些特质的组织。他提出的人格理论主要是属于层次性质的一种类型。每一种类型结构的层次明确,因此人格就可分解为有据可查、有数可计的要素。这是心理学家多年来一直探讨而难以确定的东西。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在特质和类型的关系上,艾森克解决得相当出色。

3.不同国家的颜色偏好差异

艾森克(1941)总结许多人对不同民族人群颜色爱好的调查结果,爱好的颜色次序为蓝、红、绿、紫、橙、黄。男女性只在橙、黄次序有颠倒,男性喜爱顺序为橙、黄,女性为黄、橙。

杰出贡献

艾森克之前,心理学还是一片模糊的状态,正在准备和生理学和医学分道扬镳。艾森克特质理论试图为各种人格维度提供一个生物学理论。另外,他对特质的个体差异与生物机能上的差异关系做了更多的研究。他把因素分析应用到了对人格的研究。

艾森克采用荣格的二分法,进而对人格进行研究。他发现,绝大多数的人格测评其实都集中于两个主题:要么测量慢性负面情绪——这是精神病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所关注的;要么测评人际交往活动——这是社会心理学家所关心的。艾森克将这两个主题归为神经质(Neuroticism)和外向性(Extraversion)两个维度,后来又加上了精神性这个维度,并研发了相应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

社会评价

艾森克对人格的研究从人格的特质转向人格维度,提出了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这不仅为实验室内许多实验所证实,且得到数学统计和行为观察之佐证,受到各国心理学家的重视,且已广泛地应用于医疗、教育和司法领域。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是用途较广的人格量表,它已被一些国家译出或修订。中国的艾森克测验由陈仲庚等于1981修订。艾森克的人格研究不像许多美国心理学家从事或偏重特质水平,而是集中于类型。他认为特质是观察到的个体的行为倾向的集合体,类型是观察到的特质的集合体。在其类型结构的层次的论述中,表明了他的人格观点并没的排除环境的作用,但人格的生物倾向性仍是他的理论的主要方面。

心因可测心理咨询(ID:xinyinkece)。有关心理学的一切,我们都可以一起讨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