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于保定军校,参加长城抗战
王长江,1899年出生在直隶省(今河北省)博野县,父亲是清末秀才,王长江是家中次子。
王长江从小由父亲教文识字,后来进入由父亲任教的县立高等小学堂学习。业余时间,王长江喜欢武术,擅长“八卦掌”,从小就有从军报国的理想。
1923年,王长江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投身军旅。1933年1月,日军侵占热河,王长江担任国军营长,参加长城抗战,立下战功。
在北阳堡被日伪军包围
1938年,王长江反对国民党顽军与八路军搞摩擦,脱离(河北民军)国军,加入八路军。
1939年10月,王长江担任八路军冀中军区警备旅旅长。他在抗日战场上英勇杀敌,履立战功。
1942年,日军对冀中根据地发动“五一大扫荡”,时任第六军分区司令员兼警备旅旅长王长江率领的警备旅第2团五个连奉命保卫冀中区党委、行署、军区机关人员,昼伏夜行,向南挺进。
一天清晨,部队在馆陶县的北阳堡与追击而来的日伪军发生激战。当时,敌众我寡,敌人三千多人,具有战斗力的警备旅五个连才500多人。
军分区司令员王长江
以少胜多,巧妙突围
军分区司令员王长江当机立断,进村固守,待机突围。敌人向村里压过来,轰了几炮,又打了一阵枪,王长江命令战士静悄悄等待。敌人以为村内只是游击队,便端着枪列着队气势汹汹地向村内冲来。等敌人离村不足百米时,王长江喊一声:“打!”
部队的机枪、步枪、手榴弹一起开火,一百多个鬼子在街西口当场丧命。狠狠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
鬼子吃了大亏,把村子包围起来。村北是一片高粱地,中午,敌人弯着腰从高粱地里偷袭上来。敌人一靠近,战士们突然开火,五六十个敌人又被消灭。
敌人的多次进攻都被英勇的冀中警备旅打败了,他们伤亡惨重,村庄四周躺满敌人尸体。
日军联队长见屡攻不下,气急败坏,手握军刀,亲自上阵指挥,结果被我军战士击伤。随后,接替指挥的大队长又被击毙,日军士气低落。
日军包围村庄
当天夜里,天黑沉沉,下着毛毛细雨,王长江见时机已到,便命令准备突围。八路军还动员群众随部队一块转移。为了防止群众走散,战士们把绑腿解下接起来,让群众拉着,由战士端着机枪和刺刀开路,神不知鬼不觉地从敌人的间隙中冲了出去,跳出了包围圈。
这次战斗,我军毙伤日伪军500多人,击毙日军大队长,自身伤亡81人(其中阵亡11人)创造以少胜多的奇迹。
八路军浴血奋战
王长江作战看似“疯狂”,但他绝非鲁莽之辈,他足智多谋,善于捕捉战机,以少胜多,打了大胜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