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 | Cream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这种现象:
当一个人被伤害时,非但不会怪罪对方,甚至会产生特殊的感情,并且离不开对方。这就是一种向攻击者认同的防御机制,在亲密关系里也很常见。
这种情况严重一些的话就叫做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为什么他们会爱上攻击自己的人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爱情斯德哥尔摩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Stockholm syndrome),又被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种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性、甚至协助加害人。
这个词来源于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犯罪前科的罪犯挟持了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的四位银行职员,事情结束几个月之后这四位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有一名女职员还爱上了绑匪。
当斯德哥尔摩情结发生在亲密关系里时,我们就称之为爱情斯德哥尔摩。在生活中,有时候情侣之间会有一些互虐的小情趣,这并不算是斯德哥尔摩。那么到了什么程度,就可以称之为爱情斯德哥尔摩了呢?
1、对施虐者的施虐行为产生认同,合理化。比如对方家暴自己,打自己,会认为对方是有苦衷的,有合理原因的。
2、对施虐者本人产生依赖,认可,甚至崇拜。比如对方明明是长期对自己施暴,不仅不恨对方,还会觉得对方是优秀的、强大的,很崇拜对方。认为自己就应该跟他在一起,这样的生活是幸福的。
原因分析
在我们看来,遭遇了对方的施虐,应该果断选择离开。为什么他们就是无法离开呢,并且还越陷越深。
1、性格弱小
一般来说,人格上比较弱小的人,当遇见这样的关系之后,并不会选择离开,而是会继续选择依附。
这是因为他们生来就比较弱小,很难独自生活,需要借助于依附他人。他们很容易被强势的人所吸引,被对方控制、虐待都觉得是合理的,只要对方是强者就可以。因此陷入这样的关系,也不觉得不正常。
台剧《她和她的她》里面的学姐就是性格比较软弱,在遭遇丈夫的不断家暴之后,也没有勇气选择离开,只是觉得忍一忍就好了,他也不是故意的。
2、生长模式
他们都有着不太幸福或者不被认可的成长经历,会让他们更容易产生斯德哥尔摩情结。
小的时候生长环境不够温馨,父母没有给予足够的爱与关怀,或者是父母常常打压式教育,使得他们非常自卑。于是他们会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是被人讨厌的。”
长大之后,他们依然会选择这种不健康的关系。虽然比较痛苦,但是很熟悉。这种熟悉感会让他们不断重复这样病态的关系模式,无法逃离。
3、 对伴侣同情,对关系期待
施虐方并不是一直在虐待的,当他们流露出一些温情的时候,就会给予受虐方一些期待,觉得关系是会慢慢变好的。比如男性家暴完妻子之后,就会立刻跪下认错,这时候妻子就会原谅他,认为他刚刚是冲动,以后应该不会这么做了。
或者是施虐者有不完整的童年经历,受虐者就觉得他是爱自己的,只是控制不住自己,不停的同情他的遭遇。比如在关系里,伴侣非常暴虐,但是他的童年父母分离,过得很辛苦。这个时候受虐方就会同情他的遭遇,认为他是有苦衷的,这样做不是出于他本意,他也是那个受害者。这种对伴侣的同情,就会让他们在关系里无法走出来。
如何改变?
假如我们有这种倾向,身处这样一段有毒的关系之中或者是常常会陷入这种模式,我们应该如何改变呢?
1、调整认知
我们容易纵容被别人虐待,就是因为认知错误,认为自己是不被爱的,同时也合理化对方的错误行为。想要走出这种模式,就要先调整认知。
客观看待对方对自己的施虐行为是不合理的,是侵犯自己的,而不是为对方的行为做不合理的辩护。比如当对方开始侵犯我们的时候,就要意识到他的行为是错误的,不管他出于什么原因,这都是不合理的行为。
如果我们当局者迷,对事情的判断不够客观。可以去找家人朋友帮忙分析,或者是让咨询师帮忙梳理判断,这是不是不合理行为。
2. 自我的人格成长
调整认知之后,就是努力完成自我的人格成长,坚强地去应对环境,渐渐脱离对他人的过度依赖和依附。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善:
增强独立能力。我们可以把注意力不要都放在别人身上,多放在自己身上。遇见一些难题的时候,不要第一时间去求助别人,学习自己努力克服。当我们自己不断完成一个个难题的时候,就会有很强的成就感,产生很强的自我认同。下次遇见事情,自己就能迎刃而解了,而不是去找人帮忙。
另外,还可以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比如读书、运动等,增强自己的独处能力。这样就不需要时刻依赖别人的陪伴,即使不在关系里也能自己生活得很好。
建立边界感,声明自己的权利。我们在关系里,需要明确自己的边界感在哪里。当对方产生冒犯行为时,能够及时意识到,并且给予对方反馈,告诉对方“你这样是不合理的,冒犯到我了”。
假如这些都尝试过了,对方依然没有任何改变,坚持施暴行为,继续压榨我们。我们就要果断离开这段关系,不要再继续下去了。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如果还有什么情感上的疑问,可以扫码找我们的咨询师聊聊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