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新型啃老”:985毕业生当“蹲族”

原标题:“新型啃老”:985毕业生当“蹲族”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董阿姨的丈夫很早就去世了,她独自把孩子抚养大,平日里还要照顾年迈的公婆,日子过得很艰辛。

后来,儿子考上了重点大学,在大城市结了婚、安了家,公婆的身体也逐渐有了好转,生活总算有了盼头。

55岁那年,董阿姨退休,儿子要接她去大城市生活,说要和媳妇一同尽尽孝心。

董阿姨很欣慰,连夜收拾好了行李来到了儿子家,她刚一进门就把家务事全包了,扫地、洗衣服、做饭......样样都是董阿姨抢着干。

儿子没几天就辞了工作,说是借机放松一下,儿媳妇每个月也会给董阿姨3000块钱的生活费。

董阿姨理解孩子,什么都不抱怨,整日把家里收拾的亮堂堂的。

后来儿媳妇不再给董阿姨生活费了,因为工资降了,生活压力也变大了,董阿姨见状二话不说的从自己退休金里拿出了4000块钱作为一家人的日常开销。

谁知从那之后,她的生活变得苦不堪言。

儿子和儿媳妇吵着要买车,儿子还不想去工作,为了避免两口子争吵,董阿姨拿出了全部积蓄给他们买了辆车。

就这样,来来回回折腾了三年,董阿姨没钱了,一家人的开销问题和生活压力就重新落到了一个退休老人的身上。

董阿姨说:“我从未想过,陪伴式孝顺竟成了我晚年的噩梦”。

其实跟董阿姨有着类似经历的人数不胜数,新形势“啃老”正在大肆流行。

据统计,在城市里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的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依靠父母给的生活费度日。

今年8月,中国老年人才网上线,有68%的老人愿意选择“退休后再就业”,这就意味着,中国即将迎来“银发打工潮”。

理由很简单:没有老人的扶持,子女很难生活下去。

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鞠法胜,打算了解一些年轻人背后真实的想法和经历。

他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他们与社会脱轨,哪怕让白发老人出去工作也要坚持“蹲”在家里?

2

去年《半月谈》上有篇报道称,原本标志性出现在一线城市的“蹲族”,如今却在二三线城市相继蔓延。

关于“蹲族”的定义,鞠法胜博士认为有些悖论,因为当“蹲族”也是有前提条件的,比如:

毕业于重点大学、家庭处于中产阶层、主动放弃工作6个月以上,才能称得上正儿八经的“蹲族”。

而像那些辞职或者被裁员后一直在找工作,但是始终没找到合适工作的人群,只能称为“摩擦性失业”。

两者对比来看,毕业于重点大学的“蹲族”占据了更多的资源优势,按道理说,他们想要获得一份高薪职业应该很简单才对。

但鞠法胜博士在了解了几位“蹲族”的情况后,瞬间打破了这种固有思维。

原来在他们的身上,他看见了无数青少年的生活缩影,以及来自父母的万般无奈,不知是一种“病态”,还是一种难以逆转的生活“固态”。

鞠法胜博士在访谈时认识了一个24岁的小伙子,名叫张波(化名),他毕业于985重点大学,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一名护士。

人人都觉得他的前途一片光明,可他毕业后却在家里待了8个月,没有工作、也拒绝一切社交。

其实在这期间他也找过工作,但自己喜欢的公司看不上他,不喜欢的公司反倒给他发来了试岗通知。

张波说:“工作不能迁就,不喜欢的干了也没意思,如果赶到加班那就跟服刑没区别了”。

不过他的想法很难有人理解,周围的邻居和亲戚总问他在干嘛,见了面就劝他找份稳定的工作,不要总挑三拣四的。

父母在家也不给他好脸色,总夸别人家的孩子一个月能拿多少薪资。

张波整日躺在床上,不是打游戏就是点外卖,这样的日子也让他开始有些麻木。

为了不再被人叨念,他索性对父母说自己要考公务员,没事的时候会看看与考公相关的书籍。

父母一听态度立刻变了,当晚做了一桌子菜,信誓旦旦的说:“我们就算砸锅卖铁,也供你读书”!

可张波知道,就算给他十年他也考不上,所有的说辞都是为了暂时满足父母。

你看,这就是“新型啃老”和“传统啃老”的区别。

新型啃老总能拿捏住父母爱子女的心,并以体面的由头、考试的名号,向他们索取服务和资助,却没有付出相应的努力。

而大部分的父母,都会“蒙在鼓里”。

像张波这样的成年人还有很多,比如鞠法胜博士的另一个访谈对象李元凯(化名),他是因为父母总叨念自己不找工作,就索性搬出去住了。

他跟父母说的是“想继续考公考研”,家里的学习环境太吵了。父母听后很是高兴,不光同意他搬到大城市,还按月给他打钱让他租个好房子。

可李元凯整日窝在出租房里,根本没心读书,有时他也挺愧疚的,但始终没办法脱离“蹲族”。漫长的习惯,早就让他难以改变。

跟张波一样,李元凯在211毕业后,断断续续找了好几份工作,但时间都不长,因为他很讨厌重复性的劳动力,并且很害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最后一位工作,是一位老板嫌弃他做的东西“很烂”,劈头盖脸的骂了他一顿,李元凯说:

“以劳动换薪资,我接受指点、但不接受辱骂”。

后来他又收到了一份岗位邀请书,月薪五六千、双休、五险一金,非常清闲。李元凯原本想去试试,不过他觉得自己还没调整好心态,便又一次放弃了机会。

其实有时候他也很讨厌懒散的自己,可心里的另一个声音也在告诉他:

“去工作没用,自己不喜欢早晚要离职,倒不如直接不工作,还不用头疼的面对人际问题”。

他索性往床上一趟,想在网上学点技能,可刷着刷着就看上了搞笑视频,然后哈哈一笑,劝自己说:

“反正都已经不工作好久了,父母也还有力气挣钱,我歇一歇也不影响”。

然后他把未来的希望全部放到了父母的身上,继续日复一日的“糊弄”生活......

通过访谈和调查,鞠法胜博士发现,在这些“蹲族”的身上都有一些共性,那是种不能忽略的结构性的东西,它正肆意的影响着整个社会环境。

3

很多人都说:“他们这是一副好牌打得稀碎,就是被惯的太无忧无虑了,才会出现自甘堕落的现象,饿几顿就好了”。

其实不然。

鞠法胜博士发现,这群孩子也想“脱蹲”,而并非任由自己“蹲”下去,全靠父母来接济,这是他没有想到的。

有些“脱蹲”的人还会在网上发表动态分享经验,比如:向下兼容、尝试一下不喜欢的工作、脸皮要厚一点等等。

从信息下方的评论区上来看,大部分“蹲族”的焦虑均来自“自我价值的实现

”,而不是迫于生活的压力。

对于这些中产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并不缺钱,也没吃过苦头,凡事都有父母照料,所以生活上的需求相对容易解决。

他们“蹲”久了想要“脱蹲”实际上只是想摆脱一种状态,不是真正的想去接受工作。

就像当时骗父母考研一样,说是去找工作了,实际行动上还是很消极。

他们的状态总有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对什么都没欲望,就像一个”蹲族“女孩所说的那样:

“从我上学开始,到毕业、找工作,每一步都是父母安排好的,每一个困难都是他们帮我解决的,我始终不懂什么是自由,等有一天得到了它,却发现自己早已无法融入社会了”。

他们想努力融入社会,却发现“被社会抛弃”了,只能靠退休的父母继续度日,来寻找一份轻飘飘的安全感,多么可悲啊!

当然,近几年的疫情也给他们带来了影响,这两年就业形式比较严峻,可能这也是“蹲族”在二三线城市蔓延的原因之一吧。

有个毕业四五年的学生说:“以前投50份简历,有近三分之一的公司找你,现在投50份简历,能有十分之一的公司给你回信就不错了”。

所以他们懒得找工作、也不敢随便辞工作,总之很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

反观现在,退休的老人反而都愿意继续工作,哪怕工资不多也不想闲着,不知为何,他们总能在困境中做个伟大的“逆行者”。

有人说,中国老龄化本来就很严峻,而新一代的年轻人正在促使中国出现60岁退休老人的“银发打工潮”,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4

的确,做父母的不想看孩子“蹲”在家里,但更不想让他们累着、饿着,于是一边叨念,一边把退休的时间重新给了工作。

心理学上有个词特别有意思,叫做“心理性断乳”。

指的是孩子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摆脱家长和其他监护人的监护,形成独立性人格的过程。

如果这个过程到了成年还没有做到,那么“啃老”将会是种种麻烦中最轻的一个。

正如作家沙拉在《特别狠心特别爱》中写的那样:

“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因为不忍心孩子从小体验生活的艰难,也不懂得适当时机向他们索要,最终导致他们一辈子艰辛,一辈子向父母索要”。

中国父母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过于爱孩子,什么苦都自己吃,什么累都自己扛。

老人退休后的时间是用来休息的、取悦自己的,现在很多老人的确选择了继续工作,不过有些是为了自己,有些是为了孩子。

我很佩服那些退休后选择为梦想继续奋斗的老人,当个舞蹈老师也好、做个群演也罢,都是为了充实生活。

而那些累的腰酸背痛还在为“养孩子”发愁的老人,真的既让人心疼又令人无奈。

“银发打工潮”不可怕,怕就怕满足了“蹲族”,促进了“啃老”。

他们就像串穿在一条线路上的灯泡一样,只要按下一个按钮,就会出现其他两个连锁反应。

现在的就业形式确实严峻,但这都不是躲避现实的借口,若是站在原地“摆烂”,那就只能当个“蹲族”了。

到了最后,年轻人妥协了,顶着银发的父母却还要为了孩子、为了家奔向属于他们的“打工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