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大名窑:瓷器史上最惊艳的“年代秀”

文|国粹君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智慧的中国古人就掌握了用高岭土、瓷石等物料烧制瓷器的工艺。

中国瓷发展到宋代,达到了历史上举世公认的顶峰阶段。

汝窑的天青、官窑的灰蓝、

哥窑的米黄、钧窑的胭脂红、

定窑的粉白,早已成为

中国瓷器史上令人难忘的“年代秀”。

这些醒目的颜色,也是当时

宋瓷中五大名窑的标志性成色。

从一件件瓷物温润的质感里,

去探究古物之美与人情之美。

白瓷很白,像月光。青瓷幽深,像清波。

倒影着山水,倒影着我。

摇橹经过一湾绿意,

彩船上流苏闪耀,河山壮烈。

恰恰是深秋,黄叶飞处。

一个朝代咿呀轻歌,流年似火。

宋瓷之所以能

打动并征服全世界人们的心,

是因为它们用自身可见的色彩与质感,

去包容这个世界带给人的

各种难以形容的经验和感受。

甚至不用把它们看作瓷器,

而是看作

一块颜色、一束光、一个音符、一阵风,

或者风里飘散的花瓣……

尤其是作为中国的五大名窑

它们不是当作工艺品被制作的,

而是作为当时最前卫的艺术品被创造的。

五大名窑,它们的身份,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国企,四个民企。

先说说身为国企的官窑。

官窑,起于唐,初盛于宋。

广义地说,许多时期都有官窑瓷器,这里的“官窑”,指的就是为皇家烧造瓷器的窑口;狭义地说,“官窑”专指宋代兴建的那个官窑。

在宋代,皇宫使用瓷器的方式还是皇家下单,民间生产。但到了“主业艺术家,副业是皇帝”的宋徽宗时期,宫廷的艺术热情喷涌而出,民间窑口都不能满足需求了,于是在他的批准下,成立了官窑。

可惜,没过多久,中原故土尽失,汴京(开封)官窑随着朝廷迁到了修内司、郊坛下(杭州)附近,习惯上也把迁都之前的北宋官窑叫做“旧官”,迁都之后的南宋官窑叫做“新官”。

所以,宋瓷有北宋“旧官”和南宋“新官”之别。

北宋官窑也是文人皇帝宋徽宗政和年间下旨在汴京起窑烧造的,北宋素有汝官不分的说法,都以青瓷为主。

北宋官瓷对釉色的追求达到了极致,器无修饰,以釉色之纯、纹裂之美为最高境界。及至南宋,官窑“袭故京遗制”,引颈羡慕,刻意效仿。

官窑青瓷釉色晶莹惕透,凝如脂玉,体现了一种绚烂之极、终归平淡的美,意趣动人心魄,却难形于笔端,表以文字。

它的雍容典雅和古意盎然,以清籁幽韵、趣雅拨俗的艺术风格,被视为代表着中国青瓷艺术的最高成就,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陶瓷文化遗产。

汝窑器为宋瓷之首,汝窑的名字来源于窑口的位置,河南汝州。

广义上的汝窑是指汝州境内的所有瓷器,但我们平时说这个词,默认就是狭义的汝窑——北宋时期专为宫廷生产的天青色的瓷器。

据传,宋徽宗赵佶梦中观雨,醒来后写下“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圣旨。

瓷工为此绞尽脑汁,以玛瑙入釉末烧造,最终烧成一种特殊的釉色,有卵白、粉青、豆青、虫下青、葱绿和天蓝等,其中尤以天青贵。

汝窑盖因其器为宫廷供奉,制器务求精美,因此不计成本。

说它大名鼎鼎,也是因为它少,有据可查的目前也只有不到100件。

汝瓷的随光变幻和古朴大方,以似玉、非玉而胜玉的至境,成为整个宋瓷中最具代表性的佳作。

同时,它也是应文人审美需求而产生的典范,引领时代复古之风,器形多仿青铜及玉器,莹润古朴,轴如堆脂。

和汝窑一样,钧窑的名字也是来源于地名钧州,不过汝州今天还在,钧州则因为万历皇帝叫朱翊钧,为了避讳改名叫了禹州,沿用至今。

钧窑能加入名窑系列,得益于它勇于创新(误打误撞)的精神。

北宋时期,瓷器的流行颜色和今天的时尚圈轮回差不多,逃不出青、白、黑这几种,受技术限制,当时的人只知道含铁量的高低左右着瓷器的发色。

但钧窑的窑工,在一次偶然的实验中,往釉料里加入了一点点铜。

本来是期望着出现一种新的色彩,来引领新的风尚,却出现了一个更奇妙的结果——窑变斑。

一片片的紫红,没有规律的落在瓷器上,“船新版本”的钧窑瓷器一经面世就好评如潮,彻底征服了宋代文人。

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这种惊喜迎合了宋代皇室及文人中流行的“道法自然”“法贵天真”的道家思想。

钧瓷以其独特的自然窑变在五大名瓷中独树一帜,不仅如此,造型古朴,器形规整,高度符合宋代文人崇古向拙的审美倾向。

哥窑的名字不来源于地理,而来自与亲属关系——哥窑,大哥的哥。

传说当时有两兄弟章生一、章生二,分别搞了两个烧瓷器的窑口,哥哥的就叫“哥窑”,弟弟的就叫“弟窑”。

哥窑的显著特点,叫做“金丝铁线”,釉面开裂形成的金色的细丝,黑色的粗线,就是金丝铁线。这种独特的开片方式,是哥窑独有的。

文献有载:“青器纯粹如美玉,世之所贵。”又云:“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官窑质之隐纹如蟹爪,哥窑质之隐纹如鱼子。”

哥窑也是以青瓷为主,犹以釉色纯粹者为上品。

哥窑还是宋五大窑系中的真正神话,无确切窑址,无公认器物,虽为世所向往,却只能于诗文中设想其芳姿一二。

哥窑现在也成了五大名窑中疑问最多的一个,许多谜团都还等待我们去破解。

定窑可是正儿八经的百年老字号,而且专注于一种色彩,那就是白。

当时,不论社会阶层高低,都可以购买一只定窑出品老字号白瓷碗,实属当时的爆款商品,它甚至曾因为赚钱赚得太多,引起官府怀疑偷税漏税,被上门查税。

定窑,从唐代邢窑而来,在北宋时达到鼎盛,以白瓷为主,前述固镇河津窑就属定窑系。

刘祁《归潜志》赞云:“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

定窑在素胎上二次挂釉,又烧成黑定、红定、紫定、绿定。

北宋灭亡后,宋室南渡,一部分定窑工人也迁至景德镇,又烧出了粉定。

定窑器虽釉色多彩,但秀丽典雅,仍不脱文人风骨。

瓷为宫廷而生, 却为人间而在。

静赏宋代的瓷器,空灵淡雅的颜色,儒雅内敛的格调……

与今人大工业化的批量生产所带来的是“用完就扔”的一次性消费的观念不同,那时的古人,了解素材的特性,磨练自身的技艺,做出好的东西。

这也是他们的生活本身,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

泥土为母,火焰为父

每一次涅槃,都抽空自己。

重新灌入时间,成为历史的替身。

愿我们每一个人

都能成为一件瓷器。

偶然来到尘世,被消磨,被打碎 ……

但骨子里的质地,仍然拥有

泥土——母亲——的坚实与宏量,

以及火焰——父亲——的热烈与温度。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