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纪念史来贺逝世20周年:七个“始终”彰显榜样风采

纪念史来贺逝世20周年:七个“始终”彰显榜样风采

《河南日报》4月17日版样

□张敬民 张泽桥

今年4月23日是史来贺同志逝世20周年纪念日。史来贺1930年7月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12月任刘庄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4月23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史来贺同志是第三、五、六、七、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先后被授予省特等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民兵英雄、全军英模、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他先后16次进京参加国庆观礼,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89年9月19日,中共中央组织部把他的名字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并列,誉为“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

史来贺出生于旧社会,是共产党解放了他,他一生充满了对党的感激之情。他成长于新社会,听党话、跟党走,奋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他在50多年的时间里,在刘庄村,在党支部书记这个岗位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作出了多个贡献。

上世纪90年代,史来贺在田间查看麦收(资料照片)

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史来贺1952年12月任刘庄村党支部书记,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带领刘庄群众发展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他利用组织起来的力量,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实行科学种田,刘庄粮食、棉花连年增产。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和人民生活困难,史来贺自觉为国分忧,不仅多生产粮食、棉花,还坚持以平价奉献给国家。

由此可见,三年困难时期,全国多数农村都是农业大减产,刘庄不仅没有减产,而且对国家贡献逐年增多,群众收入也逐年增加。刘庄的先进事迹引起重视,1963年4月,《河南日报》头版发表长篇通讯《从全局出发的人——史来贺》,同时配发社论《从全局出发的光辉榜样》。一个月后,《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长篇通讯《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保持先进集体荣誉——刘庄大队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时配发社论《热爱集体,更热爱国家》。社论指出:“6年来(即1957年至1962年)每年都按照国家计划植棉1000亩左右,平均亩产皮棉百斤以上,比初级社时高产一倍多。6年共向国家交售皮棉44.5万多公斤。刘庄大队的先进事迹成为新乡和其他地方的一些生产大队的学习榜样。”就在《河南日报》报道史来贺先进事迹后,中共新乡县委作出了《关于开展向史来贺学习的决定》,此后中共新乡地委、河南省委也相继对史来贺进行了表彰。

史来贺与刘庄是以国家利益为重成为全国先进典型。此后的几十年里,史来贺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为国家奉献越来越多,先进事迹也越来越突出。

始终走在发展先进生产力前列

新中国成立初期,刘庄“一穷二白”。1949年,全村126户、625人,年总收入仅3.9万元,棉花亩产10多公斤,粮食亩产50多公斤,缺吃少穿的忧愁困扰着史来贺。他认识到,多生产粮食、棉花是当时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史来贺为此走了三步棋,首先把农民组织起来,解决一家一户办不成的难题;其次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把全村750多块大小不等的地块整理成四大块田;其三抓住本地适合种棉花的优势,攻技术关,经过十多年努力终于棉花亩产达到100公斤,粮食亩产也达到500公斤左右。

1965年以后,刘庄彻底解决了温饱。但同时农业生产中出现了“高产穷队”的矛盾,即收入与投入比例呈负增长趋势:1957年收入14万元,1969年为30万元,13年增长一倍多;1957年投入8万元,1969年为20万元,13年增长两倍多。产量高而成本更高的矛盾,再次困扰了史来贺,农业的出路在哪里?史来贺开始了艰辛探索。他经过调查与思考,决定在种植业之外另谋出路,即发展社队企业。从1970年开始,先是发展奶牛业,后发展社队工业,先后办起机械厂、造纸厂、面粉厂等,1977年总收入161万元,其中工业产值占64%,1984年总收入527万元,人均4100元,人均分配1300元,刘庄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小康村”。

刘庄发展到1984年时,工业发展中出现了新矛盾:产业散、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甚至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刘庄发展再次困扰了史来贺。于是他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参观,请专家论证。一个偶然机会,发现了肌苷这个医药原料产品。该产品技术含量高,而且产业链条长、发展空间大。1985年,史来贺决定冒风险投入1500万元生产肌苷,又攻破道道难关,终于在1986年试制成功,建成华星药厂一分厂,1990年7月建成二分厂。从此,刘庄主导产业走上了技术含量高的药品工业道路。1986年刘庄收入860万元,2003年达到10亿元,刘庄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1990年,史来贺和刘庄村干部开会(资料照片)

史来贺依据刘庄生产力状况,把发展先进生产力作为第一要务,每发展到一个关头,就进行一次重大突破。几十年来,刘庄先后三次突破,每次突破都是生产力的大提升,刘庄始终走在发展先进生产力最前列。

始终不懈探索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

史来贺认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仅靠一家一户力量难以完成,全靠国家包办也不现实。把农民组织起来,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实现集体力量与个人力量有机结合,让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最佳途径。

1953年开始,刘庄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所选择并建立的村级核算体制基本被群众接受,也初步显示出公有制经济的优越性。史来贺由此确定了稳定村级核算体制的决心。但是,1956年以后刮起“小社并大社”之风,上级要求刘庄村与另外七个村的合作社合成一个大社。史来贺看到,这七个合作社矛盾很多,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因此,他决定从实际出发,坚持刘庄一村一社。而其他七个村则合成一个社。结果一年后,其他七个村因穷富村财产不公而激化了矛盾,不得不分开。这样一合一分,穷村更穷,富村也穷了。刘庄则避免了这次剧烈变动,生产没有受到影响,从此拉开了与周围村的差距,刘庄走上快速发展道路。

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在建立“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时,史来贺组织刘庄群众开展为期三年的大讨论,最后统一了思想,即改革旧的经济体制,建立“集体综合经营,专业分工生产,分级承包管理,奖罚联产联责”的新体制。刘庄新体制既保留了原有集体经济的优势,又吸收了“大包干”的优点,使集体经济活力更足。刘庄村成立的农业专业社,41个劳动力,经营1500亩耕地,实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史来贺之所以使刘庄集体经济保持活力,靠的是几个有利条件:一是选择并大力稳定刘庄村级核算体制,符合“富从稳中来”的规律。二是建立以医药产品为龙头的企业集团,通过科技手段不断提高市场竞争优势。三是形成团结、创新、为民、务实、清廉的领导班子,并把各类人才吸引到党组织中来。这几条成了刘庄成功发展集体经济的宝贵经验。

始终把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放在首位

1953年,史来贺在党校学习期间,一个观点在他头脑里深深地扎了根:“社会主义就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他从此确立了把刘庄村建成一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想与信念,为此进行了半个世纪的探索与奋斗。

史来贺满足群众需求的第一个选择是发展经济,富裕农民。几十年来,刘庄经历四次积累与突破,探索出了符合自己实际的发展路子。一次是利用组织起来的力量实现农业高产稳产,解决了群众温饱;二次是由种植业转向发展工业,实行工农并举,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了小康;三次是由低技术粗加工转向高技术精加工,产业升级转型,启动了经济腾飞;四次是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强化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到2003年,刘庄收入超10亿元,人均工资分配8000余元,收入差距在1∶1.5之间,走上了有差别的共同富裕道路。

史来贺满足群众需求的第二个选择是“既把群众带富,还要把群众带好”。他从刘庄实际出发,着力加强村里精神文明建设并坚持常抓不懈。他坚持群众是主人的原则,探索让群众当家作主的制度途径:重大问题均交群众讨论,特别重大问题实行“全民表决”;针对集体经济发展规律,提出“集体经济得有集体主义”,努力培养群众集体主义意识;针对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提出“共同富裕得有共同理想”,努力引导群众处理好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针对产业的不断升级,提出“农业现代化必须实现农民知识化”,坚持不懈地实施“人才工程”“换脑工程”。

史来贺满足群众需求的第三个选择是让群众过上城市生活,享受现代文明。史来贺深知,农民一生最大追求是住上好房子,但农民自发建新房,会造成建房的无序性,破坏农村生态文明。史来贺决定利用集体经济优势,有序地为群众建新房与新村。几十年来,刘庄曾三次建新房新村,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刘庄为群众盖起了双层向阳楼房,这在当时产生了轰动效应。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刘庄又为群众建起了五层单元住宅楼房。21世纪初,刘庄又为群众建起了四层别墅式公寓,户均470多平方米,并配备各种现代设备,同时建花园式新村,完善各种先进要素。至此,刘庄群众也像城市人一样过上了现代文明生活。

始终保持劳动模范本色

史来贺从合作化时期开始带领刘庄群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1956年又成立由干部、老农、技术人员组成的“三结合”技术攻关小组,1957年千亩棉田获大丰收,亩产55.75公斤,遥遥领先全国的17.5公斤。由于为国家贡献大,1957年11月国务院召开全国棉花工作会议,邀请史来贺参加并介绍经验,会上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1958年5月1日,史来贺被评为河南省特等劳动模范,1959年10月1日被评为全国第一届劳动模范。史来贺一生连续获得四次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极为少有。

史来贺十分重视劳模称号,提出了“人不离刘庄,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的三原则,他一生努力实践自己的诺言。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史来贺成绩突出,上级党组织多次希望把他调出刘庄担任更高领导职务,但多被他婉拒。1965年,按照中央精神,要把贡献大、有能力的劳模提拔到重要岗位,上级任命史来贺为新乡县委副书记。他特别附加了条件,要求兼任刘庄党支部书记,直至1968年辞职回到刘庄。河南省委调史来贺担任新乡地委领导职务,他的态度是可以兼职但不离开刘庄,省委同意了他的要求,任命他为新乡地委书记(前有第一、二书记)。史来贺宁当农民不当领导的选择,许多人不理解,他的解释是当劳模能创造新经验,然后大面积推广,“起到别人不可替代的作用”。

史来贺一生恪守劳模理念,也形成了他独特的劳模观。一是不当领导,只当普通劳动者。他努力在刘庄创造新业绩,然后被上级肯定并推广他的经验,刘庄多次成为这样的“试验田”。二是只作贡献,不向国家伸手要援助。史来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靠自身积累,刘庄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三是干一行钻一行、行行成专家:种棉花,他是植棉专家;搞养殖,他是行家里手;发展工业,他成为农民企业家;搞药品工业,又努力使自己成为内行。史来贺终于成为专家型劳模,在不同领域均创造出了辉煌业绩。

始终重视引领新乡先进群体健康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新乡各级党组织通过持续不断地开展树史来贺典型、学刘庄经验活动,逐渐形成一批史来贺式的先进典型。所以,史来贺是新乡先进群体中的“领军人物”,没有史来贺在其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就不会有新乡模范群体的形成与成长。正是由于史来贺这面旗帜的高高飘扬,新乡先进群体才历久弥新,成为全国少有的社会人文现象。

史来贺在新乡先进群体形成中的作用主要从三方面体现出来。首先,旗帜的示范作用。一个先进模范就是一面旗帜。史来贺几十年来一直走在时代前列,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与辉煌,追随学习他的干部一批又一批地涌现出来,他们在各自岗位与领域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从而成为先进模范。其次,典型的相互激励作用。正是先进群体之间形成的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才使新乡农村几十年来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并多次成为农村改革与发展的“试验田”。其三,对后进的帮带作用。先进典型成长规律决定,“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新乡先进群体最大贡献是找到党在农村执政的特色道路,这为欠发达农村实现现代化提供了路径。

始终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史来贺在长达50多年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正确把握前进方向,无论路线政策如何转折、产业结构如何调整,他都始终遵循一条原则:坚持“两个一”,一切从刘庄的实际出发,一切从维护和发展刘庄百姓的利益出发。

1958年,公社对生产大队“一平二调”,把小麦玉米拉走了,把够檩条的树刨走了。史来贺详细记下来,拉走什么粮、多少斤,刨走几棵树、多高、多粗等,都要求来人开具了收据。不久,中央通知退赔平调物资。

刮“浮夸风”时,“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公社压任务,要放小麦亩产15万斤的“卫星”。上级要求深翻土地,史来贺只搞了三亩作试验,其余耕地依然按照原来方式耕作。结果,“卫星田”连麦种都没打够,刘庄大田粮食棉花高产稳产。

1961年中央派工作组来刘庄搞民主整社,其他村的体制都退到了“生产小队核算”上,史来贺根据群众意愿,仍然保持“一村一社”的大队核算体制。为此,工作组组长即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到刘庄调查三天,召开各种座谈会,深入农户了解民意,最终同意史来贺做法。刘庄最终作为“不退”典型上报中央获得肯定。

一个时期,他被诬陷为“黑劳模”并遭到批斗。从此,史来贺便一头扎进庄稼地,继续攻粮棉技术关,一心一意经营刘庄。后来又发展社队企业,刘庄经济总量越做越大,群众收入越来越高。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史来贺认真学习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把它概括为四个字:“富民政策”。但刘庄体制怎么办?史来贺组织干部群众一次次大讨论,绝大多数群众要求维持原来体制。史来贺顶着巨大压力,不分。

就这样,干部群众憋着一股劲,决心展现出集体致富的优越性。1980年,刘庄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小康村”。1981年8月,中央领导视察刘庄,对史来贺说,单靠抓农业,100年也富不起来。你找到了一种好形式。你们先进单位就要先走一步。

史来贺几十年坚持实事求是不动摇,同他具备几条优良品质有关。一是把群众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他认为,只要符合群众根本利益,就是实事求是。二是无私奉献。他认为“干部只要吃亏走在前,各项工作就不难”,就具备了实事求是的条件。三是谦虚谨慎。他认为一旦骄傲,就会“决策脱离实际,作风脱离群众”。这些优良作风在史来贺身上保持了几十年。

史来贺成长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艰难时代,他牢记“共产党就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教导,努力做到:理想远大、信念坚定,依靠群众、一心为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谦虚谨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努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他是全国为数不多的50年“红旗不倒”的劳动模范。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无论面对多大风险与困难,我们都要向史来贺学习,永远记住史来贺的名字!

(张敬民系新乡市委党校教授;张泽桥系河南省人大代表、新乡县张青社区党委书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