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辛
来源:《儿童健康讲记:一个中医眼中的儿童健康、心理与教育 》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谢谢
排版编辑:怀恩书社(huaienshushe)
生病,并不是单纯的身体问题
一个病最后形成是因为多种因素,绝对不是我们现代医学认为的单一因素。
比如,中医说这个人是因为受寒了,而且肝肾不足导致的病症,而西医认为是病毒造成的,看起来好像原因完全不一样,其实是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广度不同,之后治疗的切入点就会有所不同。
「病」是我们生活的总体质量的呈现。在具体治疗的时候,如果是偏于物质层面的,那我会建议可以从西医方面入手;如果这个阶段是以能量层面为主,或者改变他的最好方式是从能量层面切入,那么首选从中医入手;如果这个病除了物质、能量,它的启动点和精神事件有关,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入手就会对路一点。
任何一个疾病都会在物质、能量、精神所有的层面同步显现。比如头痛,看起来是在物质层面,但是它启动的原因可能在心理层面。心理层面解决完了,内在的原因去除了,他的能量层面还有些偏差,比如肝阳上亢,或者肾气不足,或者肝经郁滞,再从能量层面去调整。
有些病人,比如涉及家庭问题或者社会问题,已经超出医生的范围了,这时候应怎么解决呢?比如说一个离异家庭,可能对孩子就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这种情况很常见。如果病人来看中医门诊,显然他是有身体方面的具体症状,那我们首先用一些外在的方法,像针灸、药物把这些症状暂时消除或者是减缓。但是要彻底消除,肯定需要进行深入交流,比如离异家庭心理方面的交流。
人生病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碰到的大多数的病,其实只是一个暂时的过程。我们从医生的角度,会把病分成两种:第一种,这个病不治自已也会好的,早晚会好,而且不会有危险。第二种,如果我们不及时处理,会有大问题。
一般来说,至少有一多半的病人都是属于不治也会好的这种。
在中医来看,「心」「身」是生命的两个表现层面,一内一外两个舞台。我们都知道舞台上表演的东西只是最后的显现,重要的是舞台背后的积累。舞台背后的那个东西呢,在中医来说主要是两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能量,即中医的「气」。
当人的能量比较低的时候,精神和身体运作的流畅度都会下降,就会出现各种层面的问题,比如健康问题,情绪问题等等。在培养孩子学习的方面就会出现儿童教育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往往不属于教育范畴。我处理过的关于儿童的有心理问题、教育问题、沟通问题、学习困难等等。西医对这些具体的问题,有很多的界定指标,有很多测验的量表,但这些也都是结果,不是原因。你在一堆结果里面只能找到关联,不能找到原因。但很多科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让大家误以为结果A就是结果B的原因。
气是我们的能量,比如,当我们的手机或者电脑电不够、内存不够的时候,很多程序没法运行。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候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因——他的能量不够。增加能量就能改善注意力不集中这个结果。
第二个因素,中医的「气」,它和平常所说的「精神」类似。
从小孩子的精神状态来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定」的状态,一种是「散」的状态。我们中国文化很重视这个问题,这个「定」在心理学中是「稳定性」,一个「定」字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神定的人比较容易放松。
小孩子经常生病或者有生理、心理、学习方面的问题,你去看心理医生,他会有一套方法;看营养医生,可能诊断是缺锌和缺钙;去看自然医学,可能需要吃一点核桃花精什么的。不同的专业好比不同站点的管理员,他们可以解决某一专业领域的问题,会给你某一套解决方案,但你最好能在起始站点就发现问题。
如果孩子精神不太稳定,光这一点,就可以导致以后很多的问题,而且可能变化无端,反复难愈。如果这一点没有改变,不管是用中医滋补肝肾,养心安神,还是用其他的方法,效果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上次读书说了治疗有不同的层面,每个层面都可以影响其他层面,但是你要去找此刻最关健的是在哪个层面。有的病在物理层面,但是原因在能量层面;有的病在能量层面,原因可能在心理层面。
这些东西大家先有个概念就行,当你们发现自己或周围有孩子出问题的时候,不要出现点对点的思路,也不要被某位医生或朋友专业领域的点对点思维所限制或误导。
这也是件有意思的事。我发现, 「定」的人神气往往比较饱满,往往考虑问题比较周全,身体也比较健康,情绪也比较稳定。他即使没有学习什么中医学、心理学,但是他不太容易有点对点的思路,也不太容被外界所影响。
所以,大家平时要常常留意自己是「定」还是「散」。
如果你是「散」的状态,你的心身、你的生活包括工作都会出现问题。 「散」的时候,情感模式也是一个特殊的状态,比如感情方面有缺口的人,就很容易被感动,容易坠入情网,然后就会不顾一切。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它能让我们体会复杂事物的关键点。
我们对自己都有某种程度的觉察,除了神的「定」和「散」,我们也要留意我们的精神是处在相对「清」还是「浊」的状态。
神质的定和散是可以改变的。 要一下子「定」当然很难,我们可以先「聚」。
这个涉及到教育的问题。比如有宽松的教育法,也有严谨的教育法。对于散的人,需要在某个阶段学习以专注、严谨的态度来面对周围的人、事、物。而且在不缺乏爱的状态、心智也相对清晰的时候,在这个阶段进行相对整肃的训练是必要的。有的孩子可能还处在需要爱、需要关心的状态,过早地给他整肃,不一定能达到目的,而且会带来另外一些副作用。
对于未成年的孩子,如果还没有条件直接训练精神上的「定」,比如静坐,在生活中练习觉察等方法,最简单地训练「定」的方法还是身体的运动,运动非常重要,很小的孩子不需要强烈的运动,如果是十几岁的孩子可以做稍微强烈一点的运动。从小让孩子专注地玩和做好手头的小事,也是很好的训练「定」的方法,比如搭积木、洗碗、剥豆子等等。
神质比较散的,身体也比较单薄,又是高敏感度的孩子,我会建议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送他去学习传统式术,从站桩开始,还有太极、打坐等,这些训练就能让他变成一个相对定的人。如果没有这样的环境也没有关系,他喜欢打网球也很好,找个好的教练教他,打得好就会有兴趣,培养成有规律的运动习惯。
一个神质稳定的孩子,他的身心会比较健康,也比较有能力自主。其实对于大人来说,也是这个样子。
我们在了解孩子的体质、神质和交流模式后,对他的教育也好、生活也好,如何选择就会比较清楚。
回到中医儿童教育观的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和西医不一样的是,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每个孩子各有不同,体质、神质、环境等诸多因素组合成了万千不同的状态。
关于神质,就是掌握「定」「散」「清」「浊」这四个字。神质「清」的人通常也有很高的敏感度,一个人的神质如果清且定,这就是国之栋梁。 如果他又是温暖的、给予的,那他就具有非常大的正面的影响力。
传统文化讲感应,神清,就很容易和圣人之心相应,自然就能够接通文化的法脉等对整个人类有重要作用的东西。
敏感只是一个特质,如果是高敏感度但又是散乱不稳定的,那生活有可能会变成悲剧。有一些艺术家可能属于这种,但真正伟大的艺术家是能够跟人类最美好的东西接通的,他必然是既清且定的。 很多现代艺术其实表现的都是散乱的讯息,表现的是小我和扭曲、紧张、冲突的力量。
中国文化多好,「清定」两个字就把最要紧的东西讲清楚了。
假设一个人的神是散的,那他所要做的就是应用一切可能的方法,让自己从「散」变成「聚」。我们先不说定,定是要达到的目标,聚是趋势。这里面其实不需要什么心理学知识和中医知识,或者很高的国学素养,重要的是我们所选择的生活形态。
平台推送的文章只是为大家看待事件多些视角、选择和参考,每个人根据自身情况而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兼听则明,祝福你,感谢你!
库藏好书 缘结十方
明心地处处藏真趣 有好书茅檐胜金屋
推 荐 阅 读
☟点击下列标题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知医|不吃药,仅改变饮食结构就能达到比吃药更好的效果
知医 | 罗大伦:很多重病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家里的坏气场引起的
知医 | 罗大伦:一代侠医傅青主 (竟然隐藏着中医历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
知医 | 人必须经常保持这样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星云大师 阎崇年 |千生万死,始获新生(丰富阅历,升华智慧)
知医 | 任应秋:我学中医的门径和方法 (非常重要)
知医 | 徐文兵:与其将身家性命交给他人,不如交给自己
对中国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论著——《新旧教育的变与惑》
知医 | 徐文兵:中国人讲究的饮食滋味都在这里
知医丨李可:我用一个经方治好了100多例抑郁症
护元和如婴儿,宝灵明如拱璧
南怀瑾老师:懂了这个以后,透彻了它的道理,就快乐了
南怀瑾老师:懂了这个,就可以判断未来的发展(五行干支与诊病)
我这辈子遇到的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我们又见面啦!
欢迎您来到怀恩书社
读好书 做好人
己立立人 自立立他
读好书心明眼亮 会读书 学以致用
怀恩书社淘宝店铺:
http://shan-zhunti.taobao.com/
怀恩书社微店:shanhuaien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