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在众多利好政策的推动下,
合作区的生活就业环境
有了怎样的提升?
在交通出行、居住生活、就业创业等方面,
合作区居民的实际体验如何?
居住于此,
琴澳居民还有何需求?
↓
由合作区统计局发起的“合作区生活就业环境现状及需求调查”,以及携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同步面向澳门居民开展的“澳门居民往合作区生活就业意向调查”结果正式出炉。调查数据显示,当下,琴澳两地居民对合作区满意度持续上升。
01
广听民声
11358份线上问卷
凝聚琴澳两地民心民意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建设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家园,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赋予合作区的重大使命。
为助力营造合作区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提升琴澳居民及企业在合作区生活、发展的吸引力,合作区统计局在去年开展了首次琴澳两地社会民生调查,就群众及企业在合作区居住生活、就业创业的堵点痛点进行深度分析。
今年,合作区统计局再次开展了新一期“合作区生活就业环境现状及需求调查”。
据介绍,新一轮合作区调查,不仅对去年参与调查的企业及群众进行了跟踪性回访,而且调查对象进一步扩大,样本群体较往年相比更具基础性和广泛性——今年,调查所回收的有效样本覆盖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企业、个体工商业者、自由职业者、社会组织/团体、在校学生、离退休人员、医务工作者、银行与酒店从业者等群体,让更多市民参与到调查中,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另一亮点,是合作区统计局携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面向澳门居民开展的“澳门居民往合作区生活就业意向调查”同步进行,通过分析未来3—5年内澳门居民到合作区发展的意向,搜集澳门居民对完善合作区生活就业环境的建议,向广大澳门居民开门纳谏、问计问策,全力打造便利澳门居民的宜居宜业宜商的一流环境。
最终,两项调查共回收问卷11358份,其中澳门本土回收问卷数1173份。对比去年问卷5747份,样本总量大幅增长97.6%,大大提升分析的准确性、权威性。
不只是线上调查,今年合作区统计局更结合“广集民智,广纳民意——合作区生活就业环境现状及需求调查座谈会”等多场线下活动,与居民代表、重点企业、澳门青年、社团组织进行深入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结合座谈、深度访谈、专家研讨等形式,深度挖掘居民目前在合作区生活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需求,面对面收集民意,心连心纾困解忧。
一份报告,凝聚了合作区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最大诚意,背后是更广泛的民意、民声得到了传递。
02
有力有效
交通、生活、就业环境不断完善
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本次调查围绕交通出行、居住生活和就业创业三大方面展开。整体而言,琴澳两地居民对合作区满意度持续上升。
01 交通出行方面
一年多来,居民对合作区交通出行便利度感知有何变化?调查结果显示,合作区通勤整体顺畅,超六成(65.97%)居民表示合作区成立以来,交通出行便利度有所提升。其中,30.77%受访者认为今年合作区交通出行便利度有明显提升,35.20%表示略微提升。
一年多以来,合作区地面公交线网布局逐步优化,干线、普线和微循环相协调的多层次公交网络逐步构建,居民在区内和跨区出行愈发便利。据悉,目前合作区岛内有108对公交站,6条岛内环线,1条夜班专线,另设9条勤学专线,覆盖范围更广,通勤出行更多选择。
分不同籍受访者看,66.65%内地籍居民受访者认为,一年多来合作区交通出行便利度有明显提升或略微提升,高于澳门籍居民人数占比(54.65%)。
但合作区成立一年多来,上下班高峰期交通拥堵问题仍存在,如横琴大桥高峰期拥堵。此外,西部片区公交车班次少、公交线路设计不合理,也是居民目前在交通出行方面的主要困扰,如通往横琴口岸、西部产业园区等场所的直达车班次较少。
02 居住生活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今年,居民对合作区居住生活环境满意度较2022年提升30.92个百分点,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保障性住房申请困难问题较去年有所缓解,社会治安愈发良好,居民安居乐业,幸福感攀升。
与2022年相比,内地籍居民对居住环境满意度提升31.28个百分点,澳门籍居民提升32.44个百分点,澳门籍居民满意度提升幅度略高于内地籍居民。
今年,在合作区居住及经商创业群体满意度提升更明显,较去年提升38.89个百分点,在合作区居住群体认为,合作区成立一年多来小区物业服务水平有明显提高。
但调查结果也显示,目前居民不在合作区居住生活的主要原因是居住成本及日常消费水平较高、生活商业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显著,与2022年对比分析,“购房、租房等居住成本较高”已成为2023年居民不在合作区居住生活的首要原因。
03 就业创业方面
整体而言,居民对合作区就业创业环境满意度较去年提升21.77个百分点。合作区成立一年多来,就业创业补贴政策扶持成效较显著。
一年多来,在就业创业方面,澳门籍居民满意度提升明显高于内地籍居民。2023年,有72.07%澳门籍居民和65.81%内地籍居民对合作区就业创业环境表示满意,较2022年提升40.95、20.79个百分点。在合作区就业的澳门籍居民认为,合作区成立一年多来就业岗位更趋多元化。
在合作区居住及经商创业群体满意度提升最明显。2023年,在合作区居住及经商创业群体中有79.11%受访者对就业创业环境满意,较2022年提升27.65个百分点。合作区整体发展前景,成为在合作区居住及经商创业群体选择来合作区经商创业的主要原因。
但“就业岗位门槛高、竞争激烈”“就业创业信息渠道少”和“缺乏就业创业指导”,仍是目前居民在合作区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民生是国家的根本,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和幸福。
自揭牌以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建设不断迎来重大利好:
👉单牌车出入配额限制取消,横琴口岸“二线”主体工程完工,琴澳两地人员往来便利度不断提高;
👉今年4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鼓励类产业目录》正式公布,加大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培育,推动国内外优质企业加快集聚,更好支撑澳门产业多元发展……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目前,合作区统计局已将群众反馈的问题梳理汇总并分类形成问题清单反馈相关部门,充分发挥统计部门“汇聚民意,传递民声”的作用,为惠及民生贡献统计力量。
当前,全省上下正吹响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合作区处于“一国两制”的交汇点,承担着实现琴澳一体化的历史使命。始终坚持推进琴澳一体化发展,是推动合作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2023年,是合作区建设的关键之年。合作区正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全力实施特色产业牵引、要素跨境流动、民生深度融合“三大工程”,闯出一条独具合作区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此背景和节点之下,合作区统计局携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开展琴澳社会民生调查,正当其时、恰逢其势,是全局锚定高质量发展这项首要任务的切实之举、务实之举。民生调查是政府联系群众最直接有效的桥梁,积极开展特色民生调查工作,充分体现了合作区统计部门“广集民智,广纳民意”角色担当。
一次全面的民生调查,彰显着琴澳两地居民的民心所向、民意所归。一年多以来,合作区深度对接澳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积极营造趋同澳门的宜居宜业环境,成为了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澳门居民就业生活的新空间,琴澳居民对合作区的满意度在大幅提升。
一次全面的民生调查,也为合作区的建设提供了更明晰、更精准、更具象的指向。下一步,合作区统计局将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使命,把增进琴澳居民福祉作为两地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统计工作“晴雨表”“预警器”“智囊团”作用,谱写统计新篇章,助力合作区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投资热土、创业沃土、生活乐土,全面推动合作区各项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与建设,贡献统计力量。
-END-
初审 | 刘心宇
复审 | 余媛滢
终审 | Jessie
来源 | 南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