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末帝孙皓亡国前后的穷奢极侈与小黠大痴

孙皓(243—284),字元宗,幼名彭祖,又字皓宗,吴郡富春县(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吴大帝孙权之孙,废太子孙和之子,三国东吴末代君主。东吴永安七年、元兴元年(264)八月初三,孙皓继皇帝位,是为东吴末帝。天纪四年(280),孙皓投降西晋,被封为归命侯。西晋太康五年(284),一说太康四年(283),孙皓在洛阳去世。

轻信王气竟迁都 陆凯上疏又返回

东吴永安七年(264)八月初三,孙皓被拥立为帝(史称东吴后主),时年23岁,孙皓即位后,大赦天下,改元元兴。第二年,即西晋泰始元年(265)十二月十六日,不到30岁的晋王司马炎接受曹魏“禅让”,在洛阳登上皇帝之位,建立西晋王朝。司马炎登基后不久,就开始筹划剿灭孙吴,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作了一系列的准备。

东吴元兴二年,即东吴甘露元年、西晋泰始元年(265),“初,望气者云荆州有王气,破扬州而建业宫不利。故皓徙武昌。”(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卷三》)意思是:“当初,有望气的人说荆州有王气会对建安宫不利,所以孙皓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州)。”

东吴甘露二年,即西晋泰始二年(266)八月,东吴改年号为宝鼎。孙皓居住在武昌,扬州(今苏浙沪赣江南地区,治所遗址位于今南京)的百姓逆流而上提供物资,异常劳苦。再加上孙皓奢侈无度,使得国家和人民都穷困匮乏。左丞相陆凯上疏说:“如今四周边境都没有战事,应当致力于休养民力,积蓄财富,然而却愈发穷奢极欲;还没有发生灾难而百姓的精力已尽,还没有什么作为而国库的资财已经空虚,我私下为此感到忧虑。从前汉室衰微,三家鼎立,如今曹、刘失道,都被晋所占有,这是近在眼前的、十分明显的证据。我蠢笨无知,只是为陛下珍惜国家而已。武昌地势高险,土质薄,多山石,并非帝王建都的地方,况且童谣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在武昌居。’由此看来,是可以证明人心与天意了……”十二月,孙皓又将国都迁回离开一年多的建业,又派滕皇后的父亲、卫将军、录尚书事滕牧留下来镇守武昌。

穷奢极侈建新宫 金殿玉楼醉生死

东吴宝鼎二年,即西晋泰始三年(267)六月,孙皓开始建造昭明宫,又称显明宫。显明宫遗址大约在今南京成贤街、四牌楼一带。孙皓下令,俸禄二千石以下的官吏,都亲自进山督促伐木。中书丞华覈(hé)上疏说:“现在事情很多而劳役繁杂,百姓贫苦而民俗奢侈,各种工匠制作无用的器物,妇女的打扮华丽浮艳,互相仿效,以唯独没有自己为耻。兵士、平民之家,也在追逐流俗,家里没有一锅米、一石粮的储备,出门却穿着丝织的鲜丽服装;上没有尊卑等级的差别,下却有耗财费力的损耗,想得到富裕丰足,岂能够实现?”这些话孙皓一概听不进去。

孙皓兴建的显明宫周长为500丈,每座殿堂都装饰金玉,雕梁画栋,墙壁上绘有以神仙和云气为内容的大幅壁画。孙皓还下令在显明宫后面开凿一条“城北渠”(大约在今北珍珠河、浮桥一带),引后湖(即今玄武湖)的水,环绕朝堂、宫殿。孙皓移居显明宫后,整天在绿水红花间流连忘返,居住在金殿玉楼上醉生梦死。

终遭西晋来征讨 面缚舆榇去投降

东吴天纪二年,即西晋咸宁四年(278)六月,西晋大臣羊祜因病请求入朝见皇帝司马炎。羊祜说:“孙皓凶暴残酷已经到了极点,如果现在行动,可以不战而胜。假如孙皓不幸死去,吴国再立一个贤明的君主,那么我们虽然有百万之众,长江也不是我们可以窥伺的了,这样就将成为后患!”司马炎听从了羊祜的建议。第二年十一月,西晋20万大军分六路讨伐东吴。

西晋太康元年(280)二月初一,西晋龙骧将军王濬、巴东监军唐彬打败了东吴的丹阳监盛纪。吴军在江边浅滩上的要害区域,都用铁锁链拦住,还打造了一丈多长的大铁锥,暗中放进江里,用以阻挡西晋战船。王濬造了几十个大木筏,每一个木筏,长、宽都有一百余步。王濬让人扎了许多草人,草人披铠甲、拿兵器,放在大木筏上,让水性好的人与木筏走在前面,遇到铁锥,铁锥就扎到木筏上,被木筏带走。王濬又造了许多大火把,火把长十几丈,有几十围粗,用麻油浇在火把上,把火把放在船的前面,遇到铁锁链就点燃火把,一会儿铁锁链就被火把烧得熔化而断开,于是战船无所阻挡。

三月十五日,龙骧将军王濬的舟师经过三山(三山矶,今南京西南长江南岸)直逼建业(今南京),八万士兵乘着相连百里的战船,擂鼓呐喊进入石头城(遗址位于今南京鼓楼区石头城景区)。“孙皓大惧,面缚舆榇,降于军门。”(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三·帝纪第三》)意思是:“孙皓极为恐惧,反剪双手载棺而随,在王濬军营门前向晋军投降。”至此,孙吴政权灭亡。

“君臣”互怼不相让 小黠大痴了终生

西晋太康元年四月二十八日,皇帝司马炎下诏,赐孙皓为归命侯,即顺应天命归顺投降的亡国之君。五月初一,孙皓一行来到洛阳。初四,司马炎派人把归命侯孙皓带来相见。孙皓登上大殿向皇帝司马炎叩头。司马炎对孙皓说:“朕设了这个座位(指臣子或囚犯的座位)以等待你已经有很久了。”孙皓说:“我在南方,也设了这个座位以等待陛下。”

有一次,皇帝司马炎与本朝侍中兼驸马王济下棋,让孙皓在一旁观看。司马炎问孙皓:“‘为什么要剥人面皮呢?’孙皓说:‘我见到对君主无礼的人就剥了他。’”此时,孙皓看见王济与皇帝下棋,坐姿不够端正,还将脚伸到棋盘下面,甚为无礼,于是讥讽王济。司马炎曾问东吴散骑常侍薛莹,孙皓为什么会亡国。薛莹回答说:“孙皓亲近小人,任意地施行刑罚,大臣和将领人人不能自保,这就是孙皓亡国的原因。”

一日,“皇帝司马炎问孙皓:‘听说南方人喜欢作《尔汝歌》,你会作吗?’当时孙皓正在饮酒,于是举杯向司马炎劝酒,并且作歌道:‘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敬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司马炎为此很后悔。”因为君臣之间是不能你我相称的。司马炎这一问,竟被孙皓连呼几个“汝”字,反倒自讨没趣。

西晋太康五年(284)十一月,“归命侯孙皓卒。”时年42岁。葬于河南洛阳邙山(今洛阳邙山凤凰台村)。376年后,唐显庆五年(660),扶余义慈(百济第三十一代王)被俘虏。据《新唐书》记载:九月,扶余义慈王病死,朝廷追赠他为卫尉卿,允许旧臣前往祭悼,唐高宗李治下诏,将他葬在孙皓(归命侯)、陈叔宝(长城县公)墓东侧,授扶余隆(义慈王之子)为司稼卿(掌管耕稼农作的长官)。由此可知,孙皓、陈叔宝和扶余国王义慈三位降君俱葬一处。赵望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