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法制史笔记Day02——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和制度

这个公号里,同步更新法律职业道德内容

重点知识点

| 「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和制度(三级考点)

01

铸刑书与铸刑鼎

02

《法经》

03

商鞅变法与法家思想

真题与解析

| 「 16-01-16

(单选题)春秋时期,针对以往传统法律体制的不合理性,出现了诸如晋国赵鞅“铸刑鼎”,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等变革活动。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晋国赵鞅“铸刑鼎”为中国历史上首次公布成文法

B.奴隶主贵族对公布法律并不反对,认为利于其统治

C.打破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壁垒

D.孔子作为春秋时期思想家,肯定赵鞅“铸刑鼎”的举措

点击空白处显示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考点】铸刑书与铸刑鼎

【解析】

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鼎上,向社会公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公元前513年,晋国赵鞅把前任执政范宣子所编刑书正式铸于鼎上,公之于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A项错误。

成文法的公布,否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旧传统,对奴隶主旧贵族操纵和使用法律的特权是严重的冲击,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一次重大胜利,遭到了奴隶主贵族的反对。B项错误,C项正确。

孔子对晋国赵鞅“铸刑鼎”予以激烈批判,甚至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意即晋国要亡国了,因为赵鞅“铸刑鼎”公布成文法,打破了传统的不公布法律的法度。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学习笔记批注版

【注意】批注版电子版每天会分享到微信群和QQ群中,请大家联系微信客服sikaozhe7进群。

已推送笔记汇总

法制史笔记Day01——先秦和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和制度

微信客服:sikaozhe7、 fakaobs180108

招生介绍:

2023年法考客观题私人定制复习计划介绍

通关学员评价:

你们的认可,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疑问答复:

法考客观题私人定制学员——疑问答复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