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河南村戏,何以声声不息

记者 李静 李岩松

河南村戏,真中!

这个夏天,火了的不止是“村BA”,也不止是“村超”,还有河南村戏。在这里,村戏一般连唱三天,一场戏能有五六千人围观,场面震撼。

究竟是什么支撑着河南村戏在农村“扎根生长”?它能否留住观众?又能否留住流量?村戏未来又该如何唱下去?记者跟随剧团走村唱戏,从台前到幕后,直击别样“演唱会”。

河南村戏围观现场

老汉戴着助听器来听戏

上午9点半,锣鼓敲响,大幕拉开,好戏上演。

循着声音,记者在新乡市原阳县周屋村东头找到了戏台。戏台就搭在一座大桥下,四处杂草丛生,时常有车从桥上轰隆隆经过,但这并不妨碍老乡听戏。

戏台之下,一早就坐满了观众。老乡们三五为伴,提溜着小马扎,戴着帽子,随手薅来一把蒲扇。有人坐在石头上,有人坐在电动车上,还有坐在轮椅上的,还有趴在墙头上的。

来得早的老乡占据前排最佳位置,来得晚的也不恼,插空往后坐,向前探着脑袋。看到有趣的地方,三三两两凑近耳朵,还要争论一番。很多老人识不了多少字,但听得津津有味,感觉戏文像在讲自己的故事,跟着笑,跟着哭。

娄俊(左)和“粉丝团”

村里唱大戏的消息总是传得又快有远。娄俊是个资深戏迷,家住靳堂乡南朱庄村,距离周屋村有十公里远。他的消息最是灵通,一听到哪里唱戏,他就喊上“粉丝团”,像年轻人奔赴演唱会一般,“组团”赶去听戏,几乎场场不落,风雨无阻。

一直到11点半,上午场结束。离家近的回家吃饭,离家远的老乡干脆就吃早上捎的饭。今年80岁的刘翠云家距离周屋村有50里远,她跟5个戏友开着“老头乐”要1个多小时才到这里。因为没过足“戏瘾”,一行人到镇上吃碗河南烩面,下午接着回去听戏。

戴着助听器来听戏的老乡

人群中,一个左耳佩戴助听器的老汉格外“扎眼”。老汉佝偻着背,挽着裤管,助听器盒子塞在上衣口袋里。“自打年轻时就喜欢听戏,现在听不清楚,还是喜欢听,缺啥也不能缺戏。”大戏唱完,老汉耳朵里嗡嗡的,余音回响,又能再哼几天。

戏比天大

演员功夫底子硬不硬,老乡的掌声说了算。

戏台上,正唱着《秦香莲后传》的是河南省安阳市青年豫剧团的团长范胜男。水袖一甩,范胜男珊珊走来,引起阵阵掌声。

难以想象如此身段、唱腔的演员,是一位“90后”。范胜男是豫剧崔派传人,师承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张宝英的高徒刘爱英。10岁时,范胜男走进艺术学校,开启戏曲之路。

河南省安阳市青年豫剧团的团长范胜男

学戏的日子苦,不过范胜男觉得学戏是一件特别荣幸的事。那时,很多人有不同的声音。范胜男给妈妈写下第一封信:“妈妈,我一定给你争口气,一定让大家知道河南有一个唱戏的妮儿叫范胜男。”

14岁时,范胜男跟着民营剧团走村唱戏。15岁时,她成为主演。2013年,22岁的范胜男跟丈夫刘渊一起组建了剧团。“当时没想过组建剧团会这么难,只是觉得我能站到舞台中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了。”

10年间,剧团经风历雨。没资金、缺资源、资历浅,关关难过。第一年,剧团好不容易打开局面,逐渐如鱼得水。第二年,用范胜男的话就是,“有点飘了”。戏价便宜的不接,剧团陆续失去台口。范胜男说:“我一直觉得会有更高的舞台,但后来才明白如果进入剧场,老百姓就看不到戏了。”慢慢地,剧团才重新走回正轨,真正在农村扎根。

现在戏台不一样的是,他们会在旁边架上手机进行直播。

过去三年,剧团面临生存危机,一度到了解散的境地。演诸葛亮的史红涛,今年40岁,是剧团的初创成员。“在剧团10年,经历过风光,也熬过低谷,可以说是五味俱全。”为了养家糊口,他到外地电子厂打工,手里拿着零件,心里想着戏。

剧团初创成员史红涛

范胜男不甘心。“我几乎所有青春都在剧团,眼睁睁看着剧团解散,真得很心疼。”于是,她决定直播,让剧团“活下去”。接到范胜男的电话,史红涛立马辞掉工作,回到了剧团,“我就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直播间一度成为剧团新的舞台,最热闹的时候,直播间同时涌入七八万人。为了生存,剧团在直播中加入带货,却遭遇网友骂声一片。演员们一边流泪,一边唱完了戏。

范胜男说:“开戏就不能停,戏比天大。”

一个帐篷一个家

正值暑伏天气,演员在幕后忙得热火朝天。

李刚正在后台化妆

李刚坐在小板凳上,对着镜子,用油彩在脸上勾勒出“包公”的脸谱。“包公”的戏服一共四层,中间一层夹袄是为了垫肩,让人物更加挺拔。他将胡须梳顺,挂在脸颊上。锣鼓换了节奏,“包公”站到幕布旁候场,那股劲儿瞬间提了起来。戏靴足有10厘米高,“包公”脚步稳健,威风凛凛。

走下台,“包公”早已是大汗淋漓。他脱下湿透的戏服,小心翼翼地挂起来。对于他们来说,这些行头可是“宝贝”。

走村唱戏是剧团的传统。在河南农村,赶大集,逛大会,或者逢谁家有大事,就会请戏。这可能也是村里一年当中最热闹的日子。唱得好,自然有口碑,剧团就会再被请过来。

一场戏唱完,演员们卸掉浓妆,褪去华服,才开始他们戏外的生活。戏台下的辛酸,也只有演员知道。

副团长刘渊

演员们正在吃饭

刘渊是乐队鼓手,还是副团长,操持着剧团的一切生活起居。他请来一位师傅,给大伙做饭。一口大锅支起来,一把面撒进去,香气很快溢出来。“张飞”“周瑜”“诸葛亮”盛上一碗面,吃得有滋有味。

一个帐篷,就是演员的一个“家”。走村唱戏,他们如同搬家一般。这个台口大戏,已经唱了三天。下午在新乡唱完,剧团就要连夜赶到开封唱4天戏,再转到河北演出。

顶风冒雨、风餐露宿、四处奔波,走村唱戏到底为了什么?范胜男说:“听戏不是刚需,价格也不如往年,但只要有人要听,我们就去唱。”

“野蛮生长”

到达开封,已是深夜,剧团短暂休整。第二天一大早,刘渊和“张飞”“宋王”“诸葛亮”开始搭建戏台。

从框架到幕布,再到细节,四个多小时过去,戏台才搭建完成。刘渊说,搭戏台必须得万无一失,它不只是关系到观众的观感,更关系到演员的安全。

饰演“宋王”的演员正搭建舞台

河南是戏曲大省。有关部门此前统计,2020年前,民营豫剧团有2000多个,从业者众多,号称“十万豫剧人”。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民营院团不到1000个。

范胜男说:“民营剧团不能把自己当作业余演员来看待,对自己要求严格,才能对得住观众,才能留得住观众。”

今年,剧团迎来“新生”。尤其这个季节,各个剧团的档期都满满当当。每场演出少则千人,最多的时候一场戏就有五六千人围观。

范胜男明显的感觉是,唱戏的年轻人多了,听戏的年轻人也多了。

台下,张明带着孩子来看戏。小孩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张明把他拦下,讲着戏里的故事。甚至还有在直播间看戏的年轻人,直接“追”到了现场。

小朋友聚精会神地看戏

很多人说,豫剧的土壤在河南。但范胜男的剧团到省外演出时,现场仍人气爆棚。观众喊着,下次再来。范胜男说:“我们就像野草一样,野蛮生长,生命力顽强,走到哪里都能扎下根。”

一场村戏,看点远不止这些。在外围,炒凉粉的、卖玩具的小商贩瞅准商机摆起摊位,生意红火得很。

每次看到这样的人气儿,范胜男都觉得感动。至于村戏为啥“火”,她没有明确的答案。“老百姓好几年都没正儿八经地听戏,每次听戏都挺珍惜,感觉老百姓对戏曲的热爱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走村唱戏,以后的路怎么走?刘渊说:“我觉得这门艺术传承这么久,不能断送在我们一代人手上。”

到了晚上,大戏开演,现场人山人海。因为天气炎热,电压过低,音箱出现问题,电工急忙赶来“救场”。老乡们围着电工,亮起手电筒,催促电工抓紧抢修。戏台之下,又一个插曲。而现场,观众没有半点要走的样子。

待到一切就绪,好戏继续上演。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刘翠云、张明为化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