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台湾谘商心理学会年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萧文老师是这么上课的

2023年8月21日至23日,听台湾75岁的萧文老师上积极心理学的课程,收获和触动很大、感受很多。

三天课程下来,我将萧老师讲课总结为“无课可讲”“不讲而讲”,难道这就是当老师讲课的最高境界吗?为什么说“无课可讲”?萧老师课程都在心里,讲的积极心理学课没有课本,没有讲义,三天下来,萧老师就是拿着一个话筒站在同学们身边一直在讲、在提问、在互动;“不讲而讲”呢?貌似于没有大纲没有主题的讲课,细细听来,萧老师讲的每句话都是咨询技术,而且讲的内容都是围绕积极心理学一条主线;更可贵的是萧老师把精神分析、阿德勒、人本、认知行为、焦点等技术用一条线穿了起来,并把积极心理学融入其中。

而且根据现场同学的提问、回答问题的深浅,适时调整讲课的难度和深度,对学员的提问,都会完美的解答。还有,萧老师在讲课中将咨询的智慧融入人生,将人生的智慧融入咨询,没有高深的理论,全是听起来特有感觉的亲切的语言,丰富的情绪语言里全是咨询技术,讲者娓娓道来、意味深长,听者津津有味、细细咀嚼。

萧老师自嘲自己为“老头”,讲课语言幽默诙谐里透着智慧,同学们称萧老师为“萧大侠”,“我在上课的时候会玩耍你们,但可不要当真哟。做什么事情,千万不要太认真。否则你便死定了!”他在同学中间,一脸郑重的和你开玩笑,比如有同学下课后有事情连着看了三次表,“我看见你看了三次表,你是在等下课,有急事,先走吧”;“上课是为了什么?为了下课啊,人永远是充满希望的”。一位同学为了听得清楚,坐在了讲台边上,萧老师很诧异的样子“你是谁?你怎么在这里,是董事长派来的?”谁上课打盹了三分钟,谁走神了,谁上午穿什么衣服下午换了什么衣服,谁在课间时八卦了,等等,课堂上充满了欢乐,轻松,会心的笑声。三天时间,真诚、风趣、博学、智慧的萧老师颠覆了我对老师、对讲课、对课堂发言的一些固有的认知。

萧老师说,一个幽默的人在生活里必然是一个能脱离‘限制’的人。他不会僵化的生活,也不会固执的思考,也不会把生活的焦点放在原理原则的争论上。三天下来,同学们的脸色好看了,表情放松了,内在开心了,变得积极了。所以我在朋友圈发了一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萧教授的课,是讲课,非讲课,是非讲课”。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社会不断变化,人们出现的心理情况也不断在变化。

为什么心理咨询有这么多流派?为什么每隔几十年就有一股新浪潮?从精神分析到认知疗法、人本主义,再到后现代流派,背后都折射出了当时的时代特征。 但到今天,后现代也没那么“现代”了。在科技的影响下生活与以前完全不同,社会流动极快、思想更加多元化,咨询中的许多问题都是全新的。任何一个理论如果过于禁锢,就不会顺应时代的发展,就不会进步,倘若理论保持开放,便可不断根据新鲜事物做出改变,进行持续发展。

我们可以看到90后成长的环境、教养方式就已经和70后、60后有着天壤之别。90后的成长过程受到的关注,及物质上的满足远非70、60后可比。但是现在主流的咨询理论大多数还是1980年之前的理论,精神分析、人本、认知等等,这些流派的理论往往都是带着病理化的假设,都是用过去的经验预测个案的未来。现在咨询概念的主体还来自过去60年代的人本。时代在发展,而我们手中的武器还是过去的。拿过去的几十年前的咨询理论来应对现在的90后的个案,会不会产生落差?人的特质在变,我们的咨询模式也应顺应时代的潮流。

80年代之前的所有的流派都对人有一种假设,这种将人概念化的预设,正是致使人与人之间关系疏离的原因,掩盖了来访者的真实。当人的问题变成一堆数据后,人就不见了!同时,病理模式的思维也矮化了一个人对生命的创造及对生命模式的反思。

心理学不应只是研究疾病,也应该研究人的强度与能力;心理治疗不是修补什么地方出错,也应该协助个人建构正确行为;心理学不知是疾病与健康的问题,也包括了如何协助一个人建构他的工作、教育、休闲、家庭等多方面生活内涵。

未来的咨询发展应该是合作的取向的,咨询师不能只做咨询专家,还要做生活专家、生命专家乃至哲学家,只有拥有多元的、开扩的思维,才能与更多来访者的脉络对接,才能真正“看见”来访者。

老师说到建立关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不能把自己认为的和学习过的系统的套路强加到来访者身上,这样十分不利于一种平等的关系建立。传统的心理咨询一直在问在找来访者的问题是什么?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急于给来访者下定义等等问题,却忽略了真实的治疗关系绝不是觉察,因为觉察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旨在探讨来访者过去的痛苦经历和回忆。所以我们要重视咨访关系的建立给来访者一个平等且舒适的体验。

咨询时可以跟来访者说,你可以跟我分享一下你最近生活的一些状况吗?花一点时间,谈论生活,这一点是比较重要的,通过来访者描述自己的生活,可以看到隐藏在其中的来访者的困扰和一些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他遇到的问题、拥有的困扰往往都隐藏在故事中,所以跟来访者谈论他的生活,是一个很棒的方法。

为什么会有人成为个案?多数的个案可能会在问题发生时对问题有一些解决,有些人可能自己解决了,有些人努力一番之后还是没办法解决。个案往往带着一些前置性的因素进入个案。在这个时期,如果咨询师能够对这些前置性因素做出识别,及时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了解个案的内在动力,这个咨询就会开始有成效。这些前置性因素分为6大类别:自我预期的应验,早期家庭经验的影响,躯体化疾病的个案,缺乏自我认同的个案,边缘现象,未完成事件。

咨询师帮助个案看见自己的看见、感觉自己的感觉。在咨询过程中,将整个事件的经过很仔细的用说故事的方式在讲给来访者听。这样的方式,相较同理会来的更加深刻,好像事情发生时,你就坐在方便看到整个事情的发生一样。一旦咨询师这样做,来访者回产生“你真的好懂我”的感受,此时,咨询师的好时机就到了。

咨询过程中的好时机非常重要,在这个好时机里,个案会有一种深刻的被懂得的感受,真实在此时浮现,咨询就开始有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去考虑个案的历程,解决个案的问题需要用多元的方法去思考,所有的方法都是可以使用的,也可能一个个案同时用到5/6种方法。

在咨询过程中,不过早地给来访者下结论是一件非常考验咨询师的事情。一方面,咨询师要增加自己的判断能力,另一方面,我们要多了解来访者的特点,只有了解来访者的特征之后,我们才能知道来访者所体现出来的症状在他的身上是什么样的含义。

如何辨识个案还没有跟你进入工作期?个案一直在讲别人如何,觉得问题都在别人,没有表达自己的语言。个案所使用的语言都比较消极负面,没有正面的语言。对未来不抱期望,不表达自己的渴望。语言冷漠、理智、面部没什么表情,对外面的人事不在意。

作为咨询师,要做到,对人合理而不逾越的好奇心;对周围细微环境变化的知觉能力,敏感度;善于倾听;善于提问,引导个案展示真实。接受文化的多元,接纳个案的各种症状;对待个案谦卑,平等,尊重,理解 (咨询师具备的态度);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

作为1879Pro的师资,萧文老师不仅深受学员的喜爱,其魅力更是折服了一众公司小伙伴,几年前刘芳老师的一篇人物报道让萧大侠的形象跃然眼前,大家可以打开第二条推文感受一二。

萧大侠不仅业内口碑极佳,去年们更是获得了台湾谘商心理学会年会终身成就奖,1879Pro拥有这样一位老师,与有荣焉。

1879Pro——

中国心理咨询师继续教育标准建设项目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评审通过

如何报名“1879Pro”课程?

扫码提交信息等待审核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报名课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