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的不同朝向对个人的道德判断产生影响机制是怎样的?

拇指的不同朝向对个人的道德判断产生影响机制是怎样的?

文|章鱼哥

编辑|比奇堡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些研究结果表明,个人的情感因素与认知因素都对道德判断标准造成了影响,并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若干理论。

例如:道德判断双加工模型认为情感直觉与认知推理的相互作用,共同对道德判断产生影响。

道德的社会直觉模型,即认为当人们在察觉到道德问题以后,会马上产生某种情感,并立刻做出道德判断与决策。

但具体情绪类型的道德判断影响,研究结果存在不同。情绪是个体对特定事件的认知导致。

目前,更多研究分别探讨不同的情绪类型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并不清楚引发特定情绪的事件类型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现实生活中,特定事件并不仅仅引起单一情绪,更有可能是多种情绪类型。如,乌克兰战争中的流血事件,不仅会引发害怕情绪,也会引发愤怒、厌恶情绪等。

基于此,研究将以高中生为对象,设计两个实验:

实验一研究拇指朝向对高中生情绪类型诱发的影响、对道德判断结果的影响。

实验二探讨积极表达和表达抑制情绪调节策略对面向拇指朝下的高中生道德判断的影响。

一、道德判断的理论模型

道德判断的双加工理论

Greene所提出的道德判断双加工理论,把人类情感与认知对道德判断中的影响整合起来。他指出,道德判断是认知推理与情感直觉共同对信息加工的过程。

道德评判涉及两种过程体系:

①认识推理过程,涉及对抽象道德准则的获取与遵守,需认知参与;②情感直觉过程,它是相对隐含与自动的。

认知推理和情感直觉的相互竞争共同在道德判断中起作用,最终产生道德判断结果。

道德判断的双重加工模型,主要用于解释人类在两难道德情境中的道德判断,比如在社会适应目标和道德原则并不相符时出现的道德困境。

研究显示,情感因素在道德评判中具有更为重要的功能,并主导着道德判断,而认知推理同样或多或少对人们进行道德判断起到驱动作用。

Greene认为,情感直觉与认知推理方法是不相同的,在不同的道德情景下,当个人做出道德判断时,如果个人的情感直觉被激发,就可以迅速作出道德判,而不要求意志参加。

反之,如果个人的认知推理被激发,则他作出道德判断的进程是较慢的,并要求意识参加。

但在一些生活事件中,人们并不会进行大量思考和推理,就能迅速做出判断,这无法用双加工理论来加以解释,于是有研究者提出与之相关的社会直觉理论。

社会直觉理论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肇事逃逸"这类行为,多数人都能很快判定该行为是否合乎道德规范,而不必进行大量思索和推论。

理性的道德判断模式,如双加工模型,似乎还无法解释对类似于"肇事逃逸"等一些不道德行为的判断。

Graham等人提出了人们先天拥有一定的道德基础:

一种先天而且可以改变的机制,再此基础上,人们对于决策情境中的各种道德问题可以自动激发人们产生对情绪负荷的道德直觉。

正因此,人类在做出道德判断之时,可以迅速做出选择。在这样的过程中,情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Haidt的社会直觉模型指出个人在作出道德判断时,通常是根据自身的情感直觉对整个社会作出道德判断,这一过程通常是迅速、主动的。

在个人作出判断后,才开始对其作出推理,对其做出的道德判断找一种合理解释。

这个过程是缓慢的;在结束后,个人再把这个理解传达给其他人,其他受到该解释的个体,所做出的道德判断会影响这个解释,从而支持了这一解释。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而其他接受到这些道德判断解释的人,在下次进行同样道德判断的过程中依旧会受到影响。

而由该过程可发现,认知推理与情感直觉均存在于道德判断的过程中,而情感直觉起决定性作用,而认知推理起次要作用,是对道德判断结果的说明。

人类在作出自我判断时,更多的是通过情感直觉,在短时间内作出自己的判断。

二、具身情绪理论

具身认知的主要理念引入了情绪认知领域,并影响着人类情感的具身取向,也因此产生了具身情感理论。

关于情绪和身体之间关联的讨论可经过一个实例来进行了解。例如:人在看到一头棕熊时,会感到恐慌,然后逃走。

但是,美国最有名的心理学家WillianJames却相信人们并不是因为恐惧才逃离

与之相似,人们并非因为伤心而哭泣,相反,哭泣导致人们更伤心,这个观点的提出,开启了具体情绪理论。

研究者们指出人体只有在被激活的情况下,情绪才能够产生,人体才是情绪产生的第一载体,躯体的变化是情感体验不可缺少的内容。

情绪是具身的,首先,它强调情绪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身体反映为先的。

Niedenthal等人的实验予以证实。在他们的第一个实验中,被试必须依据主试指令对出现的词语是否和个人情感有关而作出评价。

所出现的词语,在实验之前已被证实具有很强烈的感情色调。

在这两个实验中,刺激为抽象观念,而其中抽象的概念还包括到了人类情感的状态和要求等。在实验中,被试的脸部肌体活动都使用肌电扫描仪记载。

实验结论表明,当出现了与厌恶情景有关的情绪词后时,被试脸部与此有关的肌体开始运动,并产生厌恶的感觉。

当发现了与愉悦情绪相关的词汇后,被试面孔上与愉悦情绪相关的肌肉也会活跃了起来。

总之,该研究表明,当对情绪信号进行加工时,情感表达就已经从面部产生。

其次,具身认知学说之所以将认知的具体使用过程,如获取记忆、搜寻信息线索等都称之为其身,是由于相应的认知活动系统所带来的结果。

而具身情感理论则是人类身体信息系统经验与情感信息之间和谐互动的产物。

来自镜像神经元的观察也证实了情绪具身化现象。

如果人类同时看到了狗熊怒吼的画面,就会引起视觉、听觉和情感系统的神经元细胞的共同作用。

于是,即使同一场景不在,但当相同的画面同时出现于头脑中时,表示视觉、听觉和情感系统中的神经元之间仍然会有相同的情绪刺激模式。

正是因为关于情绪刺激的知觉引发了视觉、听力乃至心理情感意识等相关方面的反映,这种感受联合形成了"惊恐"这一独特的感受。

这种特殊的情感状态为大脑所创造,当人随后想起熊的时候表现为视觉印象的中枢神经网络得到活跃,从而引起了相关中枢神经网络的活性,进而引起"恐惧"情感的再度知觉。

在自己与别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中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自身和别人都是人——拥有了相同的大脑/身体系统,当身处一定的社会情境和身体状况之下时,和自身的情感系统之间就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共鸣。

即从外在看,此时,自己和别人都出现了同样甚至相似的脸部表情和肢体姿势等外显的情感符号;而从内在看,两者都经过了类似的精神回路,并由此导致了他们行为类似。

三、研究总讨论

拇指朝向对不同情绪类型诱发的影响。

拇指朝下诱发被试愤怒与厌恶情绪,拇指朝上诱发被试快乐情绪。

首先,由于镜像神经系统作用,具身认知理论不仅认为个体执行身体动作会影响个体心理过程,而且个体观察相同身体动作也会影响个体心理过程。

已有研究发现观察手势、观察动作操作对个体心理过程产生影响。例如,Li发现学生观察教师手势,增加学习者与教师的社会联系,促进学生理解材料。

基于具体情绪理论,根据人体动作的差异,会引起被试产生不同的情感,做向上或抬头的动作可增加个人的积极心理感受,而低头向下的动作则增加个人消极心理感受。

从社会文化角度看拇指朝向,拇指朝下动作具有多重含义,拇指朝向表示向下,是一种否定,并且带有敌意,而拇指朝上则与之相反。

已有研究发现拇指朝上与朝下分别引发相应的积极与消极情绪。

例如,Chandler和Schwarz让不同被试分别向上伸拇指、向下伸拇指,或者伸中指,同时,阅读关于目标人物的一段模糊描述,随后对主人公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与控制条件相比,做出向下伸拇指的被试,将主人公评价为更有敌意;与控制条件相比,向上伸拇指的被试对主人公的评价更为积极。

研究与Chandler和Schwarz的研究相似,发现,拇指朝下不仅引发愤怒还引发厌恶情绪。

拇指朝向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拇指朝下导致被试道德判断得更为严厉。这是由于拇指朝向引发不同的情绪,不同的情绪又影响道德判断。

基于Graham等人所提出的论点,人体先天存在的一种可变化机制导致了人们在判断一系列道德问题时,可以自行触发产生对情感负荷的道德直觉。

正因为这种自动触发的情感并产生对情绪负荷的道德直觉使得人类在做出道德判断之时,可以迅速地做出选择。

可见在道德判断与决策的过程中,情绪起到重要作用,Haidt的道德直觉理论明确提出情绪在人们进行道德判断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已有大量研究发现愤怒、厌恶等消极情绪会对道德判断产生作用。

邓康乐采用影片诱发人们的愤怒情绪与厌恶情绪,结果表明愤怒或厌恶情绪下的个体,在"个人困境"中更倾向于做出功利性的判断,而在"非个人困境"中则没有显著变化。

吴宝沛则对愤怒、憎恨情绪和悲伤情感在道德判断上的影响展开了研究,结果显示愤怒是人类导致公共冒犯的核心,而愤怒也会导致人类对公共领域的道德判断更为严厉。

憎恨也是导致卫生冒犯的核心,因为厌恶情绪,会使得人们对卫生领域的道德判断更加严格。

研究实验发现拇指朝下视频显著诱发被试厌恶和愤怒情绪,发现当诱发愤怒和厌恶情绪时,被试对伤害/关爱领域和互惠/公平领域的道德违背行为判断得更加严厉。

表明拇指朝下诱发愤怒与厌恶情绪,其道德判断更为严格。

情绪调节策略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无论是道德判断的情绪调节前后比较,还是三种情绪调节策略后的道德判断比较,积极表达策略对三个领域的美德行为的道德判断更为宽松,相反,表达抑制策略则相对更为严苛。

情绪调节策略是个体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与控制的方法。一般是指调节悲伤、愤怒等消极情绪。

根据调节对象,可以分为认知重评策略与表情调节策略。其中,根据表情调节的方法,又可以细分为积极表达策略与表达抑制策略。

表达抑制策略是通过压抑个体面部表情,从而降低特定情绪的体验。积极表达策略是通过表达表现快乐等积极情绪,从而改变与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

不过已有研究多比较认知重评策略与表达抑制策略,发现两种策略均能有效降低自己的消极情绪。研究同样发现表达抑制策略与积极表达策略均降低愤怒、厌恶情绪。

李琳研究发现,表达抑制策略显著增强负面情绪体验,他的解释是表达抑制策略仅仅抑制愤怒表情,但却使主体的生理唤醒水平变高,从而提高愤怒情绪感受。

研究实验是采用量表法让被试对自己调节后的情绪进行主观评价。

可能量表是一种外显报告法,出于社会参照考虑,被试没有真实报告自己真实的情绪体验,不能正确报告自己的生理唤醒水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