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入手 PS5 轻薄版之后,我重新认识了什么是沉浸式「次世代主机」

2023 年 12 月 1 日,索尼互娱正式在国内发布了 PlayStation 5 的全新机型「PlayStation 5 主机(CFI-2000 型号组-轻薄版)」(以下简称 PS5 轻薄版)。该机型为次世代主机 PlayStation 5 的「半代升级」,简而言之就是它仅对主机外观和部分功能做了升级,在性能部分并无明显变化。

以通常「七年一跃」的世代主机来说,在生命周期中因为组装改良或用户反馈等原因调整外观设计已为常态;而作为一个习惯了电子产品一年一更、又未曾接触过家用主机的「门外汉」来说,它刚好成了我一跃成为「游戏菜鸟」的最好契机。尽管只是不长的几天体验,却也改变了很多我对「主机」和「主机游戏」的许多刻板印象,也开启了很多新世界的大门,迫不及待想与大家分享。

PS5 轻薄版升级了什么?

首先从 PS5 轻薄版的变化说起。

未安装支架状态下新旧两款机型对比

顾名思义,此次升级最大的变化就是产品外型更「精练」了。相比于前代产品,新款 PS5 轻薄版体积缩小了 30%,重量最大减轻了 24%(数字版)。在越来越重视空间设计的现代家庭来说,它也越来越能融入其中——当然你也更可以假装它是一个性能强悍的路由器了。

通过附赠的两个支架机器亦可以稳固横放

与此同时,PS5 轻薄版改变了前代产品附赠的直立支架,由新的卧式支架脚取而代之。当然若你喜欢直立摆放亦可以单独购买官方同步上架的直立支架,新的直立支架支持 PS5 及 PS5 轻薄版两款机型,造型更精致,安装方便、放置也非常稳固 。

需要额外购买的直立支架

除此之外,它的正面接口也有了变化,现在升级成为了两个高速 Type-C 接口(其中一个升级成了 10Gbps 的 USB 3.2 Gen2),还增加了一个独立的光盘弹出按键;背面接口不变,但排序略有调整;同时机身的风扇设计也略有改变。

PS5 轻薄版(右)与前代产品接口对比

版本「大一统」,数字版也可以装下更多游戏了

除了外观,PS5 轻薄版的另一个变化是尽管仍然区分光驱版和数字版分别售卖,但与以往的「一锤子买卖」不同,现在即便你前期选择了价格更低的数字版机型,后续也可以随时再加购独立光驱安装,轻松切换至「光驱版」使用,减轻了不少前期选择决策时的纠结。

可拆卸式光驱安装非常简单

同时得益于 PS5 轻薄版的独立四面板设计,光驱的拆装都非常简单。与此同时,PS5 轻薄版的数字版容量也有升级,换成了 1TB 容量的固态硬盘,可以多塞两三个 3A 大作了。

世代主机的意义得从游戏说起

尽管同样作为广义的消费电子产品,但要我聊聊推荐它的原因,「次世代主机」却又得用另一种角度来讨论。

一方面是 PS5 第一代发布至今已经三年,尽管因为游戏主机的特殊性导致 PS5 轻薄版并没有在性能上产生变化,已有旧款的玩家如果对空间有更高需求可以酌情换新;但对于新用户,更紧凑的设计、可拆卸式光驱和更多存储容量也是它不可忽视的优势,更何况与其超强性能并不匹配的良心售价,完全没必要再考虑旧款。

另一方面之所以被称为「次世代」,是因为每一世代游戏主机升级对应的并不只是参数性能的增强,而是代表着一段时间内游戏领域的突破和呈现,对于各大工作室来说,游戏匹配新主机的开发、适配和优化都需要时间,而三年刚好是一个意味着会有大量优秀作品开始踊跃问世的节点,在这个时间点、以刚好发布的新品,正是如我这边踟蹰观望了一段时间的「门外汉」最好的加入原因。

如今我已进入「大观园」晋升为游戏菜鸟,也想通过最近爱不释手的两款游戏《霍格沃茨之遗》和《漫威蜘蛛侠 2》来聊聊 PS5 轻薄版的意义。不过想先说明以下并不是专业、严谨的游戏评测,只是身为一个被打开新世界大门初级用户的感性分享。

用另一种方式「看电影」

首先说说《霍格沃茨之遗》。九十年代不如今天,那会儿一本外文书从被发现、翻译到流入国内市场并畅销再往下蔓延到更多更小的城市往往需要数年的时间,所以《哈利波特》刚好是我可以独立阅读之后所接触到的第一本小说,所以哪怕已经过去二十多年,我依然记得那会儿如获至宝般翻来覆去阅读的景象。我每隔一段时间都要专程到数十公里外市区的书店问新一部小说有没有上市——那会儿可没有互联网、县城里的书店往往只有各种教辅和野史杂志,更有趣的是我还曾买到过好几本盗版小说,可不是错别字或者印刷粗糙的那种盗版,而是标榜着新一部《哈利波特》小说但内容完全乱编、牛头不对马嘴的假冒书籍。

阅读的魅力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小时候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已经给自己构建出了一个无比恢弘和奇特的魔法世界,之后电影版逐部问世,尽管至今我仍然每年都会重温一遍,但电影毕竟只会呈现编剧、导演想要讲述的故事,对于这样一个从小就根植蔓延的魔法梦想是远远不够的。

过完初始剧情后我和游戏人物一样盯着霍格沃茨看了很久

所以与其说《霍格沃茨之遗》是一个粉丝向游戏,不如说它让每一个《哈利波特》的粉丝都有机会垫着脚稍稍摸到了一丝儿时幻想过无数次的梦境。

第一次获得属于自己的魔杖

《霍格沃茨之遗》尽管有着与原著截然不同的人物和剧情,但承载了《哈利波特》完整的世界观,而尽管采用了全新的原创故事,但结构上与原著又极为相似——扮演一个入学的主角、遇到了一直在帮助自己的教授和朋友、永远不听劝永远在冒险……

所以我既不会因为已经熟透原著故事而觉得无聊,又总会因为相似的场景而浮现的里外回忆,正如在魔咒课上第一次使用「漂浮咒」时一边满脑子赫敏坚毅执着的表情,一边又是记忆里儿时看到朋友家里陈列着从首都买来的整套精装版《哈利波特》的羡慕。

在剧情里第一次施放「漂浮咒」

越多的人玩过《霍格沃茨之遗》当然就会有越多的看法、批评和遗憾,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只有在软硬件技术同步发展到 2023 年的现在,我们才有机会在更大的地图里、更逼真的光影效果中重温儿时的梦。而这时候你说 PS5 轻薄版起到了什么作用,那对我来说就是它给了我更舒适的娱乐体验。

游戏机被放置在客厅,我只需要在沙发上摆出一个最放松的姿势,随手拾起 DualSense 按下启动键就可以在任何时候进入魔法世界。我仍记得第一次坐在 IMAX 影厅看到影片前置介绍里的那句「观看一部电影,还是置身其中」,此时的 PS5 轻薄版和类似《霍格沃茨之遗》这样的游戏对我来说可不只是「把 IMAX 搬进客厅」,而是在客厅创造出另一个世界。

施放「恢复如初」

所以如今我大概能理解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会「沉迷游戏」了。他们或许并不是如新闻报道里武断且片面那般描述的「无法适应现实世界而想要逃避」或者「打发时间」,人类本来就是需要在现实中生活和从幻想里疗慰,如果说影视剧是为了补足有限人生里别样的体验,那么游戏从某种程度来说是真的可以更直观地去感受遥不可及的世界。

虚拟世界的无限可能

但如果抛弃像《霍格沃茨之遗》这样矫情的感性情绪,只是从游戏本身来聊游戏,《漫威蜘蛛侠 2》则是另一种代表。

虽然前面有「游戏比影视剧更能补足想象」的夸赞,但若是只谈论游戏,我认为游戏的最终目的又反过来需要「逼近真人影视剧的生动与真实」。这并不相悖。

突如其来的打斗慢放

且不论已经被无数人夸赞过《漫威蜘蛛侠 2》对建筑、光影乃至人物、世界的逼真呈现,仅仅是在最常规的打斗场景里它就给了我非常乍然的体验。我并不需要刻意的去组合按键,哪怕只是漫无规则的胡按一通,主角所施放出来的动作都是不一的,更甚的是突然但不突兀的、形似电影场景中慢动作凸显,都让本应无聊的「打了又打」变得充满期待和未知。

这对应的是我过去非常有限且古早的游戏生涯中极为厌恶的「刷怪升级」,因为无比厌恶这般重复和累赘让我至少有十年的时间抗拒去了解和关注任何与游戏有关的信息——认为它们只是让人从无聊走向了另一种无聊。

隔岸观火

和刻板印象里如「提线木偶」般的游戏记忆不同,《漫威蜘蛛侠 2》让我更直观的感受到了常被提起的「游戏世界观」,它不同于《霍格沃茨之遗》那个依托于原著所搭建起来的世界,而是让我觉得自己并非在随着游戏开发者的设定机械前进,而是置身于另一个平行世界中游历。例如在结束某个与 BOSS 对战的剧情后,因为打斗而支离破碎的城市会持续到另一个剧情的开始,而在中间我既可以选择快速随着任务线推进,也可以不急不忙地逛街,中途还会不时蹦出市民或消防员的呼救让我去协助。

在任何时候「被推着走」都是令人极为厌烦的,所以我更拒绝本应该作为休闲娱乐的游戏里还要给我更紧迫的任务执行,而以《漫威蜘蛛侠 2》为代表的游戏给我的便也是全然一新的体验了——在现实世界中感到疲惫,不如去另一个世界里重生。

纽约的夕阳

而抛开游戏里的任务和剧情,它巨大且真实的游戏世界还让我过了一丝丝「出去玩」的乐趣。得益于 PS5 轻薄版的强大性能,我可以轻松流畅地跃至任何一栋高楼上、并在逼真的时间、天气和光线变化中感受城市不同的角度和样貌,并拍照。游戏里内置了一套极为丰富的照相系统,我可以在找到位置后任意调整角度、动作、画面比例乃至焦段、虚化和滤镜,最后成像保存——如此荒唐又朋克

游戏内的「修图软件」

而以上这些都只是我当下的体验,体验之后更宝贵的感受是对游戏未来的期待和想象——游戏到底能还原出多真实的世界。我当然不是那种古板又守旧的人,认为人生只有家庭、事业才有意义,我认为诸如文化、艺术、影视剧作品等都是人类之所以为人最特别的体现和成果,但在此之前游戏对我来说它只是一种「消遣方式」。

现在不一样了,我认为游戏很重要,它既是人类的文明之光,也是每一个普通人理应享受和获益的珍贵体验,是我们每一个疲惫时刻的英雄梦想。这是一个很宏大的叙事,宏大到 PS5 轻薄版在其中如一粒沙尘般微不足道;但又不得不说的是 PS5 轻薄版又是我们体验这份伟大的最佳伴侣之一。

所以,我们在游戏里相会吧。

原文链接:https://sspai.com/post/84916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