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周南 于丽丽 滨州报道
3月20日—3月22日,由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中央社会工作部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华夏时报社联合举办的“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交流大会”在山东省滨州市召开。
本次会议以“奋进新征程 激发心力量——创新社会心理服务模式,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心力量”为主题,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相关部门、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党政部门、社会心理服务相关行业学协会、科研和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组织等领导、专家及代表齐聚一堂,深入交流研讨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进展和问题挑战,为进一步推进心理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20日,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姚宏文作了题为《守正创新、继往开来,持续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从实践认识、工作成效和优化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交流。
姚宏文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强调“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心身同健康,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涵;良好的社会心态和社会环境,能为全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服务大局,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心里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强化政治担当,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安康之基;扎根本土实践,领悟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蕴含的原创智慧;立足地方实际,走好基于试点建设经验的中国特色之路。
据姚宏文介绍,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提升群众身心健康素养、培育良好社会心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探索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要求、切合人民群众需求的社会心理服务新模式,并提出进一步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体制机制建设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石。一是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全领域、全流程,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区域统筹、条块协同、共建共享的新格局。二是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科学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确保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有效开展。三是健全社会心理服务行业规范和标准,以制度化保障、具体化内容、灵活化手段、规范化模式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落地见效,使基层社会心理服务更具生命力,打通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
持续深耕细作,建立健全服务网络。深化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建设,需要纵向深化社会服务精细度,横向拓宽社会服务覆盖面。一是准确把握服务对象的需求,将社会心理服务建设需求落实落细,并融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二是不断拓展社会心理服务领域,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党政领导、行业学协会支持、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人员参与落实的联动模式,以“社会心理服务+”的模式,拓展社会心理服务的具体外延与内涵,形成全周期、系统化、专业化、可持续化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
强化能力提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眼服务群众需求和社会需要,综合提升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专业能力、实践技能、综合素质。一是推进心理学、精神卫生、社会工作、社会治理等相关高质量学科群的建设,探索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心理服务相关科研与实务人才。二是创新工作机制,组建一支专兼职互补的专业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队伍,充分发挥各领域、各行业专家、岗位管理者、以及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协同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三是运用社会心理服务技能提高群众在各行业各岗位的工作胜任力,将社会心理服务与心理健康需求满足、工作效能感促进、生活幸福感提升等方面有机结合,提升社会心理服务赋能的系统性、科学性、有效性。
加强科普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一是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力量,协调成立跨部门、跨学科的专家组进行调查研究,为体系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和专业技术支持,推动科研成果运用于实践。二是加强宣传科普,提高群众对社会心理服务的理解认同。通过政府主流宣传、行业多渠道宣传、基层深入宣传等若干措施,让社会心理服务理念入户入心,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果惠及更多人民。
形成合力,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共同体。经过试点,各地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充分彰显了社会心理服务的“服务性”特征。未来,可进一步探索社 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建构性”作用,在“服务”中“建构”社会心理服务的时代内涵,在“建构”中“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民生保障。通过加强政府主导,专业组织、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成以人民为中心,以中国国情与中华文化为根基,融合精神心理、社会工作、社会治理等综合服务实践,推动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共同体。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是实现国泰民安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它不仅关系每个人的幸福安康,更关乎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国家的繁荣发展。让我们携手并进、凝心聚力推动我国社会心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平安中国、幸福中国建设增添‘心’力量,实现人人享有心理健康的美好愿景。”姚宏文说道。
编辑:冯樱子 主编:陈岩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