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年报】新华保险:星光不问赶路人

来源:喻观财经

|俞燕

|吴戈

出品|喻观财经

3月的最后一天,上市保险公司年报季画上句号。

尽管2024年承压于利差损风险、债券收益率整体震荡下行以及股市震荡起伏,上市保险公司们仍取得了靓丽的业绩。其中,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和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华保险”,601336.SH,1336.HK)的净利润均创下历史新高,新华保险更是以201.07%的净利润增速领跑同行。

2024年上市保险公司业绩增长的关键动力来自投资收益,尤其是在新会计准则之下,投资收益对净利润的影响尤为突出。

2024年下半年以来,在一系列鼓励中长资金入市的政策东风之下,资本市场迅速回暖,保险公司们抓住市场机会,赢得不错的投资收益。截至2024年,保险全行业的综合投资收益率为7.21%,同比上升约4个百分点,创近三年新高。财务投资收益率为3.43%,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

在上市保险公司中,新华保险的投资业绩表现比较突出。截至2024年末,其实现总投资收益796.87亿元,同比激增251.6%,在上市保险公司中居于首位。总投资收益率为5.8%,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在投资收益增长的拉动下,归母净利润同比激增201.1%,创近六年新高

2024年是新华保险深化改革的攻坚之年,年度主题为“高质量发展年”,新华保险坚持业务结构优化与价值转型,整体业绩呈现“投资端爆发、负债端稳增”的特征。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启动之年,是承上启下的一年。对于新华保险来说,亦是改革与转型深化的一年。

在3月28日的业绩发布会上,新华保险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玉成表示,2025年新华保险要继续践行大保险观,持续做优做强金融五篇大文章,要重点做好三件事:

客户的守护者,耐心资本的担当者,改革发展的有为者,要把改革进行到底。

“我们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基地。既要抬头看路,也要埋头拉车。”杨玉成如是总结。

强投资:业绩创新高

3月27日,新华保险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业绩答卷。截至2024年末,营业收入1325.55亿元,同比增长85.3%;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705亿元,同比增长2.8%;总资产1.69万亿元,同比增长20.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2亿元,同比增加201.1%,多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从资产端的表现来看,新华保险投资资产16293.61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总投资收益796.87亿元,同比激增251.6%;综合投资收益率8.5%,同比大幅提升了5.9个百分点;总投资收益率为5.8%,净投资收益率为3.2%

在投资策略上,新华保险表示,2024年通过配置长久期利率债,有效承接大规模资金配置,缓解资金配置压力,并适度拉长资产端久期,收窄资产负债久期缺口。

与此同时,新华保险抓住2024年资本市场回暖的阶段性、结构性机会,积极布局长期持有型底仓资产,加大了权益类(股票+基金)的资产投资,占比增至18.8%,其中股票占比同比提升1.1%至11.1%

在新会计准则之下,增加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类资产,加大红利资产组合的配置,熨平投资和净利润波动,成为保险公司资产配置的重要策略。

2024年,新华保险向高股息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类等持有型权益资产进行了策略迁移,该项投资规模从年初的53.70亿元增至306.40亿元,同比增长470.6%,占比则提升5.3%至16.9%

整体而言,新华保险的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业务结构优化与价值转型取得的成效。新华保险总裁、首席财务官龚兴峰指出,业务和价值增长只是一方面,新华保险一直是把高质量发展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不仅看保费,也看利润,既看长期发展的空间,也看风险管理能力,这种发展是包容式的发展、全面的发展

做长:成为耐心资本担当者

在当下的低利率环境中,随着利率中枢不断下移,获得高收益资产的难度不断加大,考验着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并对资产负债匹配能力提出了考验。

2024年以来,中央高层不断推出新政,鼓励中长资金入市,成为耐心资本。资金具有长期性特征的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天然具有成为耐心资本的优势。

2024年9月11日出炉的保险业最新纲领性文件《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十条”3.0)便提出,要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培育真正的耐心资本,推动资金、资本、资产良性循环。

此前在2024年8月举办的2024年中报业绩发布会上,新华保险管理层首次向外界阐述新华保险改革举措,其中提到,公司要贯彻“强投资”战略,便是从 “做长、做宽、做深”三个方向发力。其中,“做长”即指支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

巴菲特说过:

投资不在于收益率高低,关键是要赚确定性的钱。

对于中国的保险公司来说,投资的确定性来自国运,这也是长期投资、价值的底层逻辑。

新华保险管理层表示,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不变,资本市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变。新华保险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坚定服务中国资本市场,要做耐心资本的担当者,聚焦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之中

新华保险副总裁秦泓波表示,新华保险的战略资产配置计划着眼长远,持续保持战略定力,基于保险资金的三性原则主动融入时代发展,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构建投资组合的底层逻辑,通过多元化配置来实现匹配,获取长期增长的投资收益。

2024年,新华保险加入险企举牌阵营,一个月内连续举牌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海通证券,成为举牌上市公司家数最多的保险公司之一。

2025年1月,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行,首次在银行股权投资领域布局。新华保险表示,投资杭州银行,可以通过配置红利资产优化资产配置,增加长期股权投资底仓资产,同时又能促进银保业务协同,增强公司在金融服务领域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进而全面助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秦泓波表示,2024年以来新华保险多次举牌上市公司,对公司的投资经营产生了强劲的推动作用,这是当前形势下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的需要,并带来很好的投资收益

除了积极举牌,新华保险2024年还有一个重头戏是开展长期股票投资试点。2024年1月,新华保险联手中国人寿,率先成为保险资金开展长期股票投资首期试点机构,双方合资设立保险业首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鸿鹄志远(上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下称“鸿鹄基金”),为资本市场注入了长期稳定资金。

截至今年3月初,鸿鹄基金已投资落地500亿元,主要投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为保险资金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作出了表率、积累了经验。同月,新华保险又成为第二批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机构,获批追加了投资规模,显示出新华保险长期坚持价值投资理念获得市场认可,并为越来越多保险资金加大对资本市场的支持力度起到了表率作用。

新华资产管理公司拟任总裁兼新华资产管理香港公司董事长陈一江表示,鸿鹄基金无论是对新华保险,还是对资本市场,都产生了积极意义。截至目前,该基金遵循会计准则,采用OCI权益法等计量方式,减小了股价短期波动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冲击,已取得了理想的财务表现,有效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了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综合平衡

秦泓波介绍,着眼于未来,新华保险将进持续平衡短期波动与长期战略协同,首先持续坚持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秉持以客户为中心、以投资者获得感为中心的理念,保持长期投资的战略定力。

据介绍,在具体举措上,新华保险积极探索通过延长考核周期,降低当年考核权重,引导关注长期回报。此外,将持续加强资产负债联动,细化机制,对具有不同负债特性的保险账户设置精细化、个性化的考核指标,保证投资行为更加精准理性,平衡短期波动与长期价值投资之间的关系。

做宽:筑牢投资护城河

有投资界人士指出,目前保险资金投资仍处在强贝塔的属性,在行业发展现阶段,保险股如果能够不断提升其贝塔属性,即使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仍能够保持相对较高的回报。但长期来看,需要提升获得阿尔法收益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筑起在市场上的护城河。

新华保险“强投资”战略中提出的“做宽”,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加固公司的护城河。

据了解,“做宽”是指抓住市场新机会,把投资品种的丰富和策略多元化文章做透,特别是加大符合国家战略,具有新经济特征的投资项目,捕捉新质生产力带来高质量的投资机会,这方面来实现增厚投资收益的目标。

陈一江表示,在公司战略之下,新华保险以资产负债匹配为核心,强化绝对收益导向,均衡配置投资组合。

比如,把久期长、现金流稳定的固定收益类资产作为“压舱石”,通过配置长久期的利率债适度拉长资产端的久期,有效承接了大规模资金配置,缓解了资金配置压力,并通过适度拉长资产端久期,收窄资产负债久期缺口,缓解了“长钱短配”压力。

此外,新华保险还拓宽投资渠道,积极寻找优质项目的配置机会,向高股息OCI类、其他综合收益类等持有型权益资产进行策略转移、战略转移,丰富投资策略,抬升投资收益中枢,使投资组合既有定力又具活力。

陈一江表示,2025年在投资工作中公司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聚焦新质生产力,在具体的投资中,统筹好风险敞口和资本约束的关系,统筹好长期持有和短期交易的关系,以及统筹好负债结构和资产分类的关系

做深:提升投研能力

麦肯锡中国区主席倪以理2023年在一场名为《下一个十年:中国企业的制胜关键期》的演讲中分享过这样的观点:

在过去的贝塔)时代,制胜法宝往往是跟风模仿随大流、“快复制”、“跑马圈地、规模为王”,在未来的阿尔法时代,则需要“修炼内功”、“深耕细分”和 “有的放矢”。

投资管理能力是资产管理行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是第一生产力,亦是保险资管的立身之本,亦是其内功高下的体现,决定着保险资管能否走得远、走得稳。

提升投资管理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完善投研联动体系,寻体系化、完整化的分析框架和投资方法论,构建符合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的考核机制。

新华保险提出的“做深”,便始终强调加强投研能力,全面巩固提升公司的投研能力建设,着力加强投研一体化建设,深入研究和挖掘优质资产的投资机会。

新华保险管理层指出,新华保险要构建投资的大格局,从做深的角度,公司将进一步加强投研一体化建设,深入研究和挖掘优质资产的投资机会。

提升保险公司的投研能力,需要在人才培养、投研体系、考核机制上下功夫。其中,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加强人才的自主培养、内部培训,提升公司和员工在文化和价值观上的一致性和粘性,激励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实现员工和公司的双赢。

经过多年耕耘,新华保险旗下的新华资产管理公司已拥有非常强的投研能力,积累了一大批优秀投研人才,其投研能力在市场上已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据了解,新华保险新一届党委成立之后,更加重视系统化、专业化、体系化的投研人才建设,为此,公司引进了一批投研专业人才,以强化投研能力建设和宏观经济的研判。

“做好投资必须对宏观经济有很好的研判,不知宏观者无以处理微观,因此必须把宏观经济研究放在首位,坚定不移继续发力强化做好大投资。”新华保险管理层表示。

提升投研能力,亦需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考核机制、绩效机制和风控机制。陈一江表示,新华保险下一步将更多精力聚焦在加强专业力量建设上,进一步理顺优化投资条线的体制机制,着力提升投研能力、交易能力以及风险管理能力守住资产负债匹配底线,偿付能力底线,以及对客户承诺的底线,推动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陈一江表示,2025年新华保险将吸引更多的投资专才,着力打造项目获取能力,交易执行能力和投资风险管控能力

通过深化转型与改革,新华保险进一步强化了资产负债联动,并持续完善账户的精细化管理,从传统的资产负债两端,扩展到“保险+服务+投资”三端协同的发展模式,不断增强公司的投研能力,打造多元化投资矩阵。

在新战略之下,通过资产负债相融互促,实现“保险+服务+投资”三端协同发展,打造第二盈利增长曲线,新华保险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日益清晰,前行的步伐更加坚定。

星光不问赶路人,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即将迈入而立之年的新华保险,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步履不停。

图片: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