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锡龙主政成都军区7年,换了5位参谋长,他们都是谁?什么军衔

廖锡龙主政成都军区7年,换了5位参谋长,他们都是谁?什么军衔?

1985年6月,中央军委立足于正规化、现代化、机械化建设,事实具有战略前瞻性的百万大裁军。彼时,我军高级将领年龄普遍偏大,迫切需要年轻干部挑大梁。

在此背景下,时年45岁的廖锡龙,由第11军军长提拔为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司令员傅全有、政委万海峰

),成为我军当年最为年轻的大军区副职高级将领

之一

图|廖锡龙早年照

廖锡龙是贵州思南人,生于1940年6月。1959年1月,廖锡龙参军入伍,被分配至贵州省军区第49师。1969年11月,中央军委调整国防战略,重新组建第11军。

贵州省军区第49师调入新建第11军,后改番号为第31师。此后多年,廖锡龙长期在第11军战斗生活。1979年2月,廖锡龙随部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取得不俗战绩。

图|廖锡龙战地照

战后,廖锡龙屡受重用。至1984年4月,收复者阴山、老山之战打响时,廖锡龙已是第11军31师师长,仅以98人微小的代价歼敌500余人,一战干脆利索的收复者阴山。

此后,廖锡龙在半年不到的时间里,由正师级晋升为正军级。看了廖锡龙的履历,就不难发现其为何年纪轻轻就能担任大军区副职。

图|廖锡龙活动照

1988年9月,我军实行新的军衔制,廖锡龙被授予少将军衔。廖锡龙在大军区副职上历练了10年,于1995年7月接棒隗福临出任成都军区司令员。廖锡龙主政成都军区7年,换了5位参谋长,具体情况如下:

陈显华中将

陈显华生于1937年,山东禹城人。1985年6月,廖锡龙出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之际,陈显华接任固辉主政第42军,后主持第42军的合成集团军整编工作。1988年9月,我军实行新的军衔制,陈显华被授予少将军衔。

图|陈显华中将

1990年4月,陈显华升任广州军区参谋长,跻身副大军区级。1992年11月,陈显华平调成都军区,后成为廖锡龙的“智囊”。1993年7月,陈显华晋升为中将军衔。1996年1月,陈显华出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朱启上将

朱启生于1942年5月,云南祥云人。朱启与廖锡龙的军旅生涯一样,都是在对越反击战中,打出来的高级将领。

1984年4月,收复者阴山、老山之战,朱启时任第14军40师副师长。及至1990年6月,朱启出任贵州省军区司令员。

图|朱启上将

1994年,朱启主政第14集团军。1996年1月,朱启接任陈显华,出任成都军区参谋长。

1998年4月,朱启平调北京军区参谋长。2002年1月,朱启出任北京军区司令员。2004年6月,朱启晋升为上将军衔。

金仁燮中将

金仁燮(

读音xiè

)生于1939年,吉林龙井人。1958年,金仁燮参军入伍。及至1985年5月,金仁燮已为第46军138师师长(

政委杜铁环

)。

援引原第46军138师413团团长张发奎的说法,金仁燮是一位尊礼重教、行为规范、思维敏捷、意志坚定、言行儒雅、性格刚烈的人,工作作风认真执着,遇事雷厉风行。

图|原第138师师长金仁燮(左二)

1988年9月,我军实行新的军衔制,金仁燮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2月,金仁燮出任武警部队参谋长。

1993年6月起,金仁燮历任北京军区副参谋长、天津警备区司令员等职,经历了多岗位历练。

1998年3月,金仁燮出任成都军区参谋长(同年晋升为中将军衔),后出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桂全智中将

桂全智生于1943年,重庆江

渝北区

人。在桂全智的军旅生涯中,曾担任过成都军区王牌主力师第149师师长。

1994年12月,桂全智出任第13集团军军长,先后与陈培忠、邱健两任政委搭档。2000年12月,桂全智出任成都军区参谋长。

图|桂全智中将

2001年,桂全智晋升为中将军衔。2002年1月,桂全智出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桂全智业余之时喜欢摄影,其摄影作品不仅受到专业人士的交口称赞,而且还得到过原总政主任李继耐上将的高度评价。

刘亚红中将

刘亚红生于1946年2月,山西平定人。1964年8月,刘亚红进入解放军测绘学院制本十班学习。

1968年8月,刘亚红自解放军测绘学院毕业后,被分配至第14军40师119团担任代理排长。

此后多年,刘亚红长期在第14军服役。及至1996年3月,刘亚红已是第14集团军军长。

图|刘亚红中将

2002年1月,刘亚红出任成都军区参谋长,此为廖锡龙成都军区司令员任上最后一位“智囊”。

是年11月,廖锡龙离开工作多年的成都军区,出任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

图|廖锡龙主政总后勤部

2003年7月,刘亚红晋升为中将军衔,后出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直至2009年6月到龄退出现役。

值得一提的是,廖锡龙主政总后勤部又是一个10年,为我军出任总后勤部部长时间最长的高级将领之一……

参考资料:

[1]《致敬!我们今天说一说关于解放军成都军区的记忆》(〈解放军报〉成都分社);

[2]《传奇廖锡龙——11军老兵回忆录》(南疆汗青·艺苑论坛);

[3]《陈显华》(名人简历网);

[4]《朱启-祥云县当代人物专题》(博雅文化旅游网);

[5]《第一次顶撞金仁燮师长》(原第46军138师413团团长张发奎);

[6]《一个将军的影像之花——专访成都军区桂全智中将》(席晓蓉·〈西部广播电视〉);

[7]《加强统筹指导推动战区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科学发展》(刘亚红·〈国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抢首评